精彩评论

最近不少人收到消费金融平台的短信,内容直指“即将起诉”,这背后是逾期贷款激增的现实,据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个人消费贷款逾期率同比上涨12%,短信轰炸、电话催收甚至上门催收让许多负债人生活在恐惧中,其实你并不孤单。
你有没有这类感觉?手机一响心脏就跟着抽动,开启一看又是催收短信,其实这很常见,比如我朋友小张因为信用卡逾期,每天收到20多条短信,内容从“最后通牒”到“传票”,花样百出,不过你真的掌握这些短信的法律效力吗?
别被吓住,数据显示90%的“起诉”短信只是催收手段。真正被起诉的案例不到5%。比如去年某平台发送了50万条“起诉”短信,实际起诉率不到1%。不过这并不代表能够忽视。
催收短信类型 | 占比 |
恐吓型 | 65% |
警告型 | 25% |
真实通知 | 10% |
催收短信让人焦虑就像头顶有个紧箍咒。你有或许失眠、食欲不振,甚至质疑人生。其实这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比如我表妹因为收到短信连续三天没睡好。不过过度焦虑会作用健康。你能够试试深呼吸或是找朋友聊聊。
虽然大部分短信是吓唬人,但法律风险确实存在。比如你欠款超过3万且逾期超过3个月,被起诉的或许性就大增。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你能够尝试协商分期或申请推迟,比如我邻居通过协商达成将月供减半。
其实,应对催收我有几招。比如收到短信先别慌,你能够截图保留然后查平台资质。比如我朋友查到催收公司没备案,直接了。不过别冲动。有时候平台只是想吓唬你。
随着监管强化催收行业也在变化。比如今年已有20多家催收公司被处罚。不过违规操作依然存在,你能够留意“银保监会”的公告,掌握最新政策。比如新规需求催收务必提早告知,否则违法。
面对催收你是选取硬扛还是协商?其实没有绝对答案。比如我同事选取硬扛结果被起诉。不过也有人通过协商达成减免利息。你能够依照本身的情况决定。比如倘使手头紧协商分期更实际。
其实债务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态崩了。比如我见过有人因为催收跳楼。不过你不必走到那一步。可以试试记账、理财逐步还清。比如我朋友每天存10块,一年也能还不少。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债务。
提示你遇到催收短信别慌。查、存、报三步走。假使真的被起诉别怕法律会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