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有朋友跟我吐槽,说收到催收寄来的“律师函”,吓得半死,以为要被告了。其实这事儿很多人遇到过,催收就喜欢搞这种“吓唬人”的把戏,特别是往你家寄各种材料,搞得人心惶惶。2025年,这种套路只会更多,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套路,教你怎么避坑!
催收往你家寄东西,主要是想给你制造压力,让你害怕被家人知道,或者怕真的被起诉。他们知道,户籍地是你最在意的地方,一寄东西,你就慌了。说白了,就是心理战!
很多催收寄的所谓“律师函”,其实根本不是正规律师发的,就是催收自己印的。真正的律师函有律师执业证号和律所盖章,这些假的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别被唬住,大部分都是吓唬人的!
说实话,催收往你家寄东西,法律上有点模糊。但如果你明确说过不希望收到这些东西,他们还继续寄,就有点侵权了。可以收集证据,必要时报警或起诉他们扰。
收到催收寄来的东西,别慌!先拍照存证,然后看看是不是正规文件。如果不是,直接扔了就行;如果是正规法律文件,比如传票,那就要重视了,赶紧咨询律师。
的办法就是主动沟通。跟催收说清楚,不要往户籍地寄东西,提供其他联系方式。如果他们不听,可以录音留证,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催收起诉的情况确实有,但比例不高。他们更愿意通过吓唬你来解决问题。如果真的被起诉,会先发传票,不会突然就来抓人。所以别自己吓自己。
看公章、看落款、看格式。假的律师函通常很粗糙,没有律师执业证号,律所信息模糊。真的会非常规范。还有,催收不会用名义发函,那是违法的。
保留好证据,比如单、通话录音、短信等。可以%******消费者投诉热线、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反映。情节严重的,可以报警处理。
催收往户籍地寄材料,多半是吓唬人的套路。咱们要冷静应对,学会辨别真伪,保留证据,必要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记住,不要被他们的恐吓吓倒,咱们有权利不被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