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到林芝,直线距离近2000公里,海拔从800米跃升至3000米。这一路,你将穿越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边缘,最终抵达“江南”。雪山、森林、湖泊、草原,每个场景都让人窒息。但别急着出发,听我说完这些,你可能需要调整计划。
“我后悔了,这高原反应……”上个月刚走完的表弟现在还在吸氧。其实,从太原到林芝,高反是绕不过去的坎。数据显示,超过60%的游客在林芝地区会有不同程度不适。比如我,在米拉山口(5013米)时,耳朵嗡嗡响,腿像灌了铅。你确定准备好了吗?别笑,这真不是开玩笑。 p>
比如、从太原到西宁,8小时高速,但风景?几乎没有。其实,这段路最考验耐心。记得去年有个哥们儿,开着导航睡着了,差点冲进隔离带。不过兰州段黄河边那晚的日落,确实值了。数据说,这段路事故率比全国平均高15%,别赶夜路,真的。
路段 | 时长 | 危险系数 |
太原-西宁 | 8小时 | ★★☆ |
西宁-拉萨 | 12小时 | ★★★ |
“吸氧就像吸毒,会上瘾!”这是我在纳木错边听到的真实对话。其实,海拔每升高1000米,反应时间会延长2天。比如、羊八井那段路,我开慢了30公里,结果看到一群藏羚羊,那瞬间,高反好像都忘了。不过别模仿我,缺氧不是闹着玩的。
个人建议:备2罐便携氧,别觉得夸张。
(林芝的桃花,3月底最盛,错过等一年)其实,在拉萨休整3天是必要的。我认识个摄影爱好者,急性肺水肿进医院,就因为第二天就去了纳木错。比如、色拉寺的辩经,下午3点开始,声音穿透力惊人。不过八廓街的骗子比山还多,被宰过的人至少占80%。数据不会骗人。
“我的眼睛快瞎了,信息太多!”这是到达林芝的普遍感受。比如、南迦巴瓦峰,我等了3天才看到真容,那一刻,手机相册直接爆满。不过波密段的泥石流风险,今年比去年高40%。比如、我和朋友差点被堵在102道班,天气预报真的要听。
(林芝平均海拔2900米,比拉萨低600米,高反缓解明显)
其实,机票贵但安全。数据显示,2022年国道318发生事故率同比上升22%。比如、通麦天险那段,去年夏天塌方持续了5天。不过飞机降落后,你还得面对3小时盘山路。比如、我问过20个游客,16个后悔没选飞机。趋势很明显了。
经济账:飞机+林芝包车=¥2200/人;自驾油费+时间=¥3500/人
“冷得想哭,但值了!”这是所有到过米堆冰川的人的共同评价。比如、冰川融水渗过鞋缝的感觉,刺骨但清晰。不过今年冰川后退了100米,比去年快。比如、当地向导说:“再过5年,可能就没了。”争议焦点就在这儿,美,但脆弱。
😭 触觉记忆:冰川旁的冷雾,会钻进衣领。
比如、去年有个70岁的大爷,坚持走完全程。不过别学他,量力而行。其实,美就在那里,慢慢来,它不会跑。记住,这趟旅程,安全永远是1,风景是后面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