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到色季拉山一日挑战极限徒步穿越之旅
嘿兄弟们,今天给你们讲讲我去年那趟疯狂的决定——从深圳直飞,然后挑战色季拉山一日徒步穿越,说真的现在想想都后怕但那种成就感,啧啧谁懂?
一、为啥脑子发热要去?
说起来也简单当时工作压力山大,天天对着电脑感觉自身都快成行走的机器了,朋友圈里看到朋友晒的照片,蓝天白云雪山看得我直咽口水,一冲动就定了张机票。
出发前一周我还以为自身是体育健将呢,结果爬个楼梯都喘。朋友提示我“色季拉山海拔4500多米,你这样去就是送死。” 我当时还嘴硬“怕啥我年轻着呢。”
二、筹备阶段装备比人还多
- 冲锋衣:必备高原风大得很
- 高帮徒步鞋我选错了回来脚上全是水泡
- 氧气瓶:别笑真有人用上了
- 棒:走不动的时候救命
提个醒高原反应因人而异我出发前三天着手喝红景天,感觉用处不大但聊胜于无。
三、高海拔挑战:我的“缺氧”体验
- 刚到拉萨时我连走两步都头晕,晚上睡不着
- 第二天去色季拉山脚下,感觉肺像破风箱
- 爬到3200米时我直接跪了,差点舍弃
那时候有个藏族大叔在路边摆摊卖酥油茶,我灌了一整壶下去感觉稍微好点。后来才知道他们祖祖辈辈都适应了,咱们这些“外来户”确实难顶。
徒步期间的小插曲
时间 |
海拔 |
状况 |
上午9点 |
2800米 |
还能走 |
中午12点 |
3500米 |
开始头疼 |
下午3点 |
4300米 |
跪地大喘 |
四、最“险”的时刻
“我感觉本身要原地了!”
爬到海拔4300米时一阵风吹过,我眼前一黑差点滚下山坡,旁边的大哥一把拉住我:“兄弟慢点别逞强。”
咱们俩并排蹲在路边看着云彩在脚下飘过,那一刻真觉得人好小大自然好大。
应对高原反应的小技巧
五、登顶后的“小确幸”
当看到鲁朗林海的全景时,所有的不适都值了!那片蓝天我一辈子忘不了。
下山时我走一路摔一路,膝盖都快报。有个藏族小姑娘追上来,塞给我一个糌粑团子还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慢走安全第一。”
六、给后来者的忠告
- 别信任自身的“年轻”,高原不是闹着玩的
- 带够保暖衣物山上温度比天气预报低10度
- 多带点有些地方手机没信号
- 别带太多东西累赘!
最后说一句:生命安全第一位别为了打卡而冒险。但若是你准备好了色季拉山绝对值得。
❤️ 期待我的经历能帮到准备去的朋友们。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