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厦门和云水谣最“”也最“憋屈”的时候。人挤人?热到融化?别急过来人告诉你玩得爽还是玩得糟,全看这一份攻略。
其实每年夏天都有无数人喊着要去厦门和云水谣避暑。不过数据摆在这八月厦门平均气温32℃,云水谣更是闷热潮湿,你图的是看海?结果是防晒霜涂到哭;你图的是小桥流水?结果是游客堵到走不动。问问本身真的值得吗?
化解办法确定目的。假使非要八月去那就把重点放在室内景点和清晨傍晚的户外活动上,避开正午暴晒和人流高峰。
去年八月我亲眼看到鼓浪屿的人流量达到了每天5万人次对比非旺季的1.5万人次这差距能让你质疑人生。云水谣的土楼和古栈道,更是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其实你精心选取的拍照点或许前面已经排了10分钟队。
景点 | 八月日均人流量 | 非旺季日均人流量 |
鼓浪屿 | 50,000+ | 15,000 |
云水谣 | 20,000+ | 8,000 |
应对办法错峰出行!比如早上7点前进景区,或是选取非热门景点如集美学村、曾厝垵的安静角落。
你有没有试过在35℃的高温下,穿着长袖走土楼?那感觉汗如雨下黏腻得像裹了一层胶。记得有个游客说“我以为是避暑结果是去蒸!”其实八月去厦门带足清凉装备是务必的。
化解办法:更改行程节奏中午安排室内活动晚上再逛夜市。记得带足水和电解质饮料。
在厦门我亲眼看到一碗沙茶面从15块涨到38块,涨幅高达153%!云水谣的客栈八月价格翻倍是常态。其实许多游客都踩过这个坑“我以为只是旺季涨价,结果是明码标价‘宰客价’!”
化解办法:提早在点评类APP锁定餐厅,选取连锁或本地人多的店,住宿尽量通过正规平台预订,看清废止政策。
从厦门到云水谣高铁+转车要4小时,对比平时2小时多出的2小时全是“人间炼狱”,记得有一次咱们等转车大巴等了40分钟,司机说“夏天人多没办法。”其实这时间完全能够用来多玩一个景点。
化解办法:选取包车或拼车虽然贵点但省时。或是把行程拆分成厦门和云水谣两个部分,缩减往返奔波。
其实这个疑问没有标准答案。比如去年那个台风天云水谣的雨后土楼美得像仙境游客却寥寥无几。关键在于你的期望值和应对策略。倘若你能接纳“不完美”的旅行体验,那八月去依然能收获惊喜。
未来趋势:随着后旅游复苏八月热门线路的“内卷”会持续加剧。提议考虑错峰或选取小众替代目的地如泉州、漳州。
其实有些地方八月反而更美。比如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清晨人少景美;云水谣的晨雾土楼比正午壮观多了,不过你得早起才行!
解决办法:把“打卡”变成“深度体验”,比如在土楼住一晚感受当地人生活。
去年有个朋友算账:八月厦门云水谣七日游,人均花费1万2对比平时7千多花了46%!其实大头不是景点门票,而是餐饮和住宿。记得在沙坡尾一杯奶茶从18涨到32老板理直气壮:“夏天嘛成本高!”
解决办法:设置每日预算上限用“交换”思维省钱——比如用民宿换餐费,用公共交通换打车费。
其实八月去厦门云水谣,不是洪水猛兽,比如去年那个台风天咱们反而避开了人潮在南普陀寺享受了难得的清净,关键在于更改心态和策略。
我的提议:假若你是摄影爱好者八月去拍雨景、雾景反而能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要是你是美食控,能够避开热门餐厅去菜市场觅食,反而能找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