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几天看到新闻报道说有位大哥从昌都出发一路玩到福建厦门最后打卡了怀远楼全程自由行硬核得不行,我看完直接破防了因为我自身上个月刚从青海自驾到云南中间各种坑踩得我质疑人生,这哥们儿跨越中国这么长的距离还住民宿、自身规划路线简直是勇士行为啊,👍
自由行大神的经验告诉咱们旅行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事还得有强大的心脏和变通的头脑,昌都到厦门跨越中国东西部海拔落差近4000米这挑战不是一般人能hold住的。
这要看你时间充裕不充裕,飞机快是快,但转机麻烦,而且昌都机场海拔高,容易高反。慢是慢,但风景超赞,还能慢慢适应海拔变化。我提议分段走昌都到成都坐,适应几天,再飞厦门,这样既安全又不会太赶。记住!安全第一!
可怕是真的可怕!但也不是世界,高反因人而异,我表弟去了拉萨直接吐到脱水,而我除了轻微头痛外没啥感觉。提议出发前一周着手吃红景天到了之后别剧烈运动,多喝水少喝酒,最关键的是:假使实在难受,别硬撑,该下撤就下撤。生命只有一次,别拿命开玩笑。
绝对值得!这可是世界文化遗产啊!而且怀远楼是闽南土楼的经典代表,圆楼结构保留得特别好,我到了现场才发现照片完全拍不出那种震撼感。提议早上去,人少光线好,还能听导游讲土楼的历史故事。记得带双舒服的鞋子,土楼里面要走不少路,说真的,这类传统建筑,不去现场看看真的会后悔。
简单!记住三个字:多比较!住民宿前看评价,吃饭前问价格,景点门票提前在网上买,我在云南就被坑过一次,导游推荐的自助餐,人均200,结果菜还没我楼下小吃店的好吃。所以一定要学会看地图搜附近评价好的餐厅。还有!别信任任何自觉搭讪的"本地向导",百分之两百是坑。
身份证!身份证。身份证!要紧的事说三遍。除了身份证,去或许需要证(看你详细路线)去若干景区或许需要学生证/教师证打折,我还见过有人把护照带上说是以防万一,但说实话,国内旅行真用不上。我的经验是:证件带齐但别放一起,散开放更安全,毕竟谁也不想体验证件全丢的绝望感。
保持好心情是旅行最大的课题!我的秘诀是缩减期待。别幻想每一天都是完美体验接纳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实。我在贵州山区车子抛锚等了4小时,起初气得跳脚,后来索性拿出零食看风景,发现意外收获了最美的日落。记住!旅行不是打卡比赛,享受过程最关键。有时候最糟糕的时刻,回过头看可能都是最有趣的回忆。
语言障碍确实让人头大。我的做法是:提前翻译软件,准备部分常用语的小卡片,比如"厕所在哪""多少钱""帮我拍照"。在昌都的时候,我用英文跟藏民交流他们居然能听懂!在福建闽南话确实难懂,但普通话基本都能沟通。最关键的是保持微笑,多用手势,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很友好的。别怕丢人,我刚着手用手比划吃,后来发现人家根本不懂我在说什么,笑死。
省钱好!我的省钱秘籍:住青旅(跟新朋友一起玩超有趣),吃当地小吃(比餐厅便宜好吃),坐硬卧(比飞机便宜还能认识人),景点只选最想去的(别贪多嚼不烂)。在厦门我发现了超赞的隐藏美食街,花20块吃到扶墙走。记住。旅行不是比谁花钱多,而是比谁更会玩!
项目 | 我的教训 | 正确做法 |
---|---|---|
交通 | 想省钱全程大巴,结果累到质疑人生 | 长途分段,短途变通 |
住宿 | 贪便宜住过道房,被吵到失眠 | 宁可多花点,也要安静安全 |
饮食 | 不敢尝试当地菜,后悔错过美食 | 大胆吃。卫生留意就行 |
从昌都到厦门,这是一场身体和心灵的洗礼。虽然过程充满了各种小插曲,但回头看,那些"灾难"都成了最有趣的记忆。怀远楼前的,雪山下的呼吸,厦门海滩的日落,这些瞬间让我觉得,自由行的苦,真的值了!💪
最后想说:旅行不是生活的逃避,而是另一种生活途径,假如你也在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期待我的经验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