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从内蒙古的广袤草原到福建的闽南古厝,这趟旅行绝对让你肾上腺素飙升,想象一下你从零下十几度的巴彦淖尔出发,几个月后就能站在和贵楼前,感受那百年古建筑里的阳光与微风,但说实话这条路不简单稍不留神就能踩坑。
其实许多人会纠结路线,比如“从巴彦淖尔到厦门,坐是不是更实惠?”不过数据显示飞机直飞北京转厦门只需约6小时,比硬卧快整整1天,不过你或许会说“飞机贵啊,”但对比下来特价机票+高铁的方案,人均成本其实和硬卧差不多,关键是省下来的时间能让你多玩厦门2天,比如去年我同事用这个方案,多出来的时间就去鼓浪屿转了半天,这体验值回票价了吧?
化解方案首选飞机+高铁组合提早3周订票能省30%。
你绝对见过那种宣传图美到窒息的民宿,但实际去了或许连热水都供应不足。和贵楼周边那些号称“百年老宅改造”的民宿,其实只有不到5家是真的古厝,其他都是新建的。去年有朋友住进某“古厝民宿”,结果发现窗户是塑料的,下雨天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雨声!更搞笑的是他们还收了“古厝保护费”200元/晚,这简直是在打脸啊!
应对方案:认准“土楼人家”这类本地连锁,价格透明还包接送。
说实话和贵楼确实震撼,但要是你只看宣传图或许会觉得“也就那样”。不过当你站在土楼看到那棵300年的老榕树从楼顶伸出来时,那种震撼真的难以言喻!去年有个北方团去了和贵楼,有位大哥当场就哭了说“这楼像极了咱们老家的大炕,但比那大多了”。其实这就是土楼的魅力,它承载的不只是建筑技艺,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土楼类型 | 建筑年代 | 推荐指数 |
和贵楼 | 1709年 | ★★★★★ |
应对方案:一定要请个当地向导他们知道哪些角度拍照看!
你肯定听过“土楼八大碗”这类宣传,不过其实80%都是普通闽菜换个名字。去年我朋友就被忽悠去吃“土楼全猪宴”,结果就是普通白切猪肉,价格却翻了一倍!更坑的是有些餐厅会收“土楼文化体验费”,其实啥体验都没有。不过在当地人常去的菜市场旁边的“阿嬷小吃”,那种现做的土笋冻和芋头丸,才真的是当地风味!
化解方案认准“菜市场”和“学校旁”这两类店铺,错不了!
你或许会看到卖“土楼模型”的摊位,不过那些其实是在广东佛山生产的,和土楼一点关系都没有。更夸张的是有摊主直接说“这是土楼砖”,结果拿起来一看根本不是本地红砖。不过在土楼村口那家“老张木雕店”,那些手刻的土楼钥匙扣是真的不错,店主还能给你讲土楼的故事,这才有纪念意义啊!
化解方案:只买能讲出制作过程的商品,比如手编草帽、竹编篮子。其实最扎心的是巴彦淖尔冬天零下20℃,和贵楼却是30℃的湿热。去年有个北方游客穿着羽绒服去的,结果在土楼里满头大汗,还差点中暑。不过和贵楼有个好处就是楼内比外面凉快3-5℃,所以带件薄外套就够了。更搞笑的是有游客带去了蒙古包的防潮垫,说“这样睡觉舒服”结果发现根本用不上。
巴彦淖尔
冬季平均气温:-15℃
和贵楼
夏季平均气温:28℃
化解方案:带一套速干衣裤比带外套实用多了!
说实话许多人看土楼只看外表,其实里面藏着太多故事。比如和贵楼为什么建在溪边?因为当年祖先认为“水能生财”。不过现在许多游客连导游说的都听不懂,直接问“这楼能住人吗?”其实现在还有30多户人家住在里面,他们用的还是百年前的水井!更震撼的是有些房间还保留着原来的婚房布置,你能想象300年前的新人在这里拜堂吗?
深度拓展:土楼其实是“活的建筑博物馆”,每块砖都有故事。
其实最简单被忽略的是,和贵楼周边的信号非常差,有些地方直接没网!去年有个游客突发高烧,因为沟通不上家人差点耽误治疗。不过村里有个老中医他那里有卫星电话,关键时刻能救命,更实用的是现在有些民宿提供“紧急沟通卡”,上面有当地向导、、派出所的联系方法,这个真的要留着!
解决方案:离线地图筹备一张当地SIM卡备用!
从草原到土楼这趟旅行会彻底转变你对“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