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小就对老建筑有种莫名的迷恋总觉得那些斑驳的砖墙、雕花的窗棂背后藏着无数故事。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从我的家乡——安徽亳州出发来一趟“厦门七日探寻贵楼之旅”。这趟旅程对我对于不仅是寻找古建筑的足迹更是与历史对话的一种办法。
从亳州到厦门的距离不算短但现代交通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坐高铁到合肥再转机去厦门,几个小时就到了。一出机场,迎面而来的湿润空气让我瞬间放松下来。厦门的气候真是温柔,不像北方那么干冷,也不像南方某些地方湿得让人喘不过气。第一次见到这片土地我觉得它就像个热情好客的朋友,张开双臂欢迎你。
厦门的第一站当然是鼓浪屿啦!这座小岛简直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街边的老洋房、教堂、花园……每一处都透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优雅气质。我背着相机穿梭在狭窄的小巷里发现每扇门后似乎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比如那家开满三角梅的小咖啡馆,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告诉我这栋房子是他祖父留下的,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听着他缓缓讲述,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繁华景象。
第二天我去了集美学村。这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一片教育圣地,里面既有传统闽南风格的建筑,也有中西合璧的。漫步其中你会觉得这里不仅是一个校园,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座楼的名字都很有韵味,像“南薰楼”、“道南楼”,听着就让人联想到古典诗词中的意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集美大学的图书馆。它是一座典型的南洋风格建筑,外墙装饰着精美的瓷砖图案,屋顶则采用了传统的歇山顶。走进去的时候,我发现里面的读者并不多,大家安静地翻阅书籍,连脚步声都被地毯吸收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思考人生,也适合感受文化的重量。
第三天我来到胡里山炮台。这里曾是清朝末年为了抵御外敌而建造的关键军事设施。站在炮台上俯瞰大海,海风拂过脸颊,我不禁感叹古人防备侵略的决心和智慧。虽然现在这些大炮已经失去了实际用途,但它们依然矗立在那里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那段屈辱却又奋起抗争的历史。
游览进展中,我还关注到若干细节,比如当年士兵们生活的小屋,以及他们利用的各种工具。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让我更加体会到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去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坚持下来的。
第四天,我来到中山路步行街,这里算是厦门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了。街道两旁的骑楼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闽南特色,又融入了部分现代化元素。比如有的店铺门口挂着红灯笼,里面却摆满了进口商品;有些咖啡厅的装修风格很复古,但提供的却是最新的网红饮品。
逛累了之后,我随便找了一家老字号小吃店坐下,点了一份沙茶面和一份土笋冻。刚端上来的时候看着土笋冻那晶莹剔透的样子,我心里还有点犹豫要不要尝试,但入口后才发现味道真的不错。此类混合了甜辣咸鲜的口感,让我觉得这就是厦门的味道。
第五天,我去了同安影视城。这是一个仿古建筑群,里面有很多影视剧取景地。在这里,你可穿上汉服或是说唐装,扮演某个角色,感受一下古代的生活。对喜欢拍照的人对于,这里绝对是个绝佳的选择。
那天我租了一套明朝官服,戴上乌纱帽,整个人顿时觉得本人变成了一个严肃的大臣。同行的朋友还帮我拍了很多搞笑的照片,比如我假装正在批阅奏折的样子。虽然有点傻乎乎的,但我还是乐在其中。毕竟,这样的机会平时可遇不可求啊!
第六天,我选择了一种特别的途径来探索厦门——骑自行车沿着环岛路兜风。这条路上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一边是碧蓝的大海,另一边则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途中,我还遇到了几位正在练习滑板的年轻人,他们动作利落,充满了青春活力。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也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有时候,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这样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吧。
第七天,是我离开厦门的日子。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这几天的经历。厦门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无论你来自哪里它都会用最真诚的途径接纳你。无论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还是现代都市的繁华,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
临别前,我特意去了曾厝垵,买了几件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其中有一块刻着“厦门”二字的木牌,我一直握在手里舍不得放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承载了我的这段难忘旅程。
这次从亳州到厦门的七日探寻贵楼之旅,虽然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座建筑都像是一个的生命体,它们用自身的途径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而我,则是幸运的倾听者之一。
假使你也对老建筑感兴趣,不妨抽出几天时间来厦门走走。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里的独有魅力所吸引,也会找到属于本人的那份感动。 我想说的是,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了多远,而在于咱们是不是用心去感受沿途的一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放慢脚步的机会哦!
大家还看了:
亳州到厦门今日有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