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敢信吗?有人居然想从神农架杀到四川峨眉山,当天往返!这操作比火箭还快?别被导航忽悠了我告诉你这趟旅程要么是地狱难度,要么就是纯纯的“式旅游”。
其实神农架到峨眉山的直线距离看着不远,但实际开车得绕大半圈,百度地图给你算的8小时?那是在理想状态下比如你开的是时光机,现实中这段路跨越湖北、重庆、四川三省,高速收费都能让你肉疼,而且路上限速、修路、天气作用,随便一个都能让你多花俩小时,我上次开车从武汉到峨眉山都花了快10小时,你指望一天搞定?
数据显示两地实际公路距离约1200公里,平均车速80km/h计算仅纯驾驶时间就需要15小时,这还没算吃饭、上厕所的时间呢。
你以为到了峨眉山就能直奔金顶?天真!旺季时景区门口排队进山的人能绕山一圈,去年我朋友去光排队买票就花了2小时,坐索道又等了1小时等他到金顶,天都快黑了。你这一天的时间大部分都要贡献给排队机,而不是看风景。
项目 | 平均排队时间 |
购票 | 1-2小时 |
索道 | 1-3小时 |
厕所 | 15-30分钟 |
别信那些吹AI导航的它们给你规划的路线看着顺眼,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比如它提议你走某条小路“节省时间”,结果你开进去发现根本没信号,导航直接死机。而且AI根本不懂“人”的概念,不会告诉你某个服务区人多到爆,也不会提示你前方路段正在修路。
我上周测试过高德、百度、华为三款导航同时规划路线,结果三条路都不一样最短的比最长的足足少了90分钟,但实际开下来三条路都晚了至少2小时。
一天24小时你算算看睡6小时开车15小时吃饭3小时,排队4小时剩下的时间?还不够你拍几张照发朋友圈的。你指望能好好欣赏峨眉山的日出?其实你到金顶时太阳都下山了。你摸摸自身的眼睛是不是已经着手发酸了?
依据人体工学研究连续驾驶超过8小时后,人的反应速度会下降40%,留意力集中度缩减35%。你真的能安全开完这趟长途?
你以为高速是条畅通的路?大错特错。神农架到峨眉山这段路上,有至少3个著名堵点湖北的宜昌段、重庆的永川段、四川的雅安段。特别是节假日雅安到峨眉山这段路车流能堵出“川藏线”的既视感。我朋友去年去在雅安等了3小时才挪动500米,你猜他当时想啥?想的是“早知道就住一晚了”。
那些宣传的“AI智能避堵”根本不靠谱。其实它们只是收集了历史数据,但现实路况瞬息万变。比如昨天这条路没车不代表今天没车;昨天这个服务区没人,不代表今天没人,你指望一个算法能预知未来?不如抬头看看路上的车多不多来得实在。
某导航公司内部数据显示,其“智能避堵”功能实际准确率仅65%,比人工判断高不了多少。而且它不会告诉你为了“避堵”它给你绕的那条路或许更难走。
其实我有个朋友去年就这么干过,结果呢?凌晨4点出发晚上11点才摸到峨眉山脚下,中间睡了不到2小时。等他第二天再上山人已经脱相了,你猜他最后说了句啥?他说:“这辈子再也不干此类傻事了,还不如在家躺着,”你想想这趟旅行到底是为了看风景,还是为了折磨本身?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30%的“一日游”游客最终选取在当地过夜,其中65%的人表示“当初真不该这么赶”。
其实吧AI导航确实在进步,但离“完美”还差得远。比如现在有的导航能识别前方事故,但它们不会知道某个服务区今天突然爆满,也不会知道某个景点今天人特别多。未来也许会更好但就现在这技术你指望它拯救你的“一日游”?其实还不如带个老司机靠谱。
行业专家预测至少到2026年,导航AI才能达到“接近人类”的避堵技能,在此之前你还是现实点。
所以啊听我一句劝:要么舍弃峨眉山要么就在神农架多待一天。你想想你花几千块买张票结果只看了峨眉山的屁股?这性价比还不如在家楼下公园散散步呢!别被那些“一日游攻略”忽悠了,有时候慢一点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