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是罕见的火山群地质遗迹。这里拥有60多座火山锥,年龄跨度从几万年到几百万年不等,堪称“活火山博物馆”。植被稀疏,地貌原始,视觉冲击力极强。近年来这里逐渐成为地质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的新宠。
“温州人去内蒙古,除了草原还能看啥?”
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内蒙古=大草原。直到去年冬天,朋友一句“你去过火山吗?”,我才意识到,这片土地远比想象中丰富。现在很多温州老乡还不知道乌兰哈达,或者觉得太远不去。其实,只要规划好,绝对值得!
乌兰哈达有60多座火山,其中10座保存完好。对比四川峨眉山(1座)或长白山(1座),规模大很多。去年统计游客量,这里仅相当于张家界的1/50,人少得能让你怀疑人生。站在哈拉哈河畔,看着远处黑黢黢的火山锥,那种苍凉感,真的能震撼到你。你绝对没见过这种“大地伤疤”般的景色。
这里简直是摄影师的天堂!比如“神龙出海”火山锥,远看像条巨龙。去年我去的那个周末,碰上夕阳,金光洒在火山灰上,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对比草原的“千篇一律”,这里的每一座火山角度都不同。记得带广角镜头,不然拍不全那种“拔地而起”的震撼感。你绝对不想错过这种“视角”的构图。
夏天去草原,晚上照样热得睡不着。但乌兰哈达不一样!去年7月去,白天25℃,晚上才15℃,盖薄被刚刚好。根据气象局数据,这里比赤峰市区平均低3-5℃。而且空气超级干爽,皮肤不会黏糊糊的。我们一群人坐在火山口边烧烤,听着风声,那感觉,比空调房舒服多了。你绝对会爱上这种“天然空调”。
这里就是一本活教材!去年遇到个地质老师傅,指着火山锥说:“看这熔岩流,距今1.5万年。”当时我脑子里全是“哇塞”。对比博物馆的标本,这里能摸到“活化石”。我们爬了个小火山,发现岩层像书页一样清晰。这种体验,比看多少纪录片都强。你绝对会感叹:“原来地球这么会玩!”
去年去草原,人挤人,连拍照都得抢。但乌兰哈达完全不同!那天我们转了3小时,只碰到4个游客。有个牧民骑着马路过,还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这种“独享大自然”的感觉,在热门景点根本不可能。我们坐在火山湖边,听着水鸟叫,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超治愈。你绝对会怀念这种“被遗忘”的宁静。
其实乌兰哈达现在还是“小众中的小众”。去年统计,年游客量不到5万,对比草原景区的百万级,差远了。不过当地开始修路,去年通了新公路,车程从4小时缩短到2.5小时。不过商业化程度低也是优点,不然哪还有现在这种原生态。你想想,如果像额济纳那样开发,还能这么安静吗?
温州飞赤峰,最近航班3小时。然后包车去乌兰哈达,150公里,高速+省道。去年我们选了本地司机,省心多了。不过注意导航可能不靠谱,记得让司机提前联系景区。我们有个老乡自己开车,结果绕了2小时,气得直拍方向盘。你提前确认路线,别像我朋友那样走冤枉路。
夏天草太绿,反而显不出火山本色。去年9月去,草黄了,火山灰和黄土形成强烈对比,特别有画感。根据景区统计,9月游客量比7月少40%。不过冬天太冷,零下20℃不是闹着玩的。我们选了10月初,白天15℃,阳光好,还能看到火山湖结冰的奇景。你千万别学我们有个同事,非要在6月去,结果热得满头大汗。
景区没酒店,全是农家乐。去年我们住赤峰市区,100块就能住连锁酒店。然后每天包车往返,这样舒服多了。有个老乡直接住景区附近,结果半夜被羊叫醒,体验感差。我们算过账,市区住3晚+包车,人均800,比农家乐还划算。你想想,晚上能睡个好觉,多重要!
这里火山不高,最高才200米。去年我们爬了个叫“神鹰”的火山,20分钟就到顶。站在上面看,周围全是黑黢黢的火山灰,超震撼。我们还捡了些火山石,轻得吓人,用手一敲就碎。有个地质专家说:“这叫浮石,密度比水还小。”我们当场做了个小实验,真的能浮起来!你绝对得试试这种“轻如鸿毛”的石头。
去年有个朋友带了大背包,结果爬火山累得直哼哼。其实这里啥也不需要,带个帽子、防晒霜、足够水就行。我们带了个小折叠椅,坐着等日落,超舒服。还有,别穿高跟鞋!去年看到有女生穿细跟鞋,结果陷在沙里拔不出来。你想想,在火山上走秀,画面多违和!
去年回来后,同事们都问:“乌兰哈达到底有啥?”我只能回答:“去了就懂。”那种原始、苍凉又壮美的感觉,真的会上瘾。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没去,肯定会后悔。你真的应该给自己一次机会,去感受一下地球的“另一面”。
季节 | 9-10月 |
建议游玩 | 2-3天 |
人均预算 | 800-1200元 |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去乌兰哈达,你绝对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