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草原你脑海里是不是只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伊犁哈萨克族和内蒙古拉穆仁草原的组合是另一番天地。作为一个走过不少路的人我发现很多人去草原都踩进了坑。
还记得去年我兴冲冲跑到拉穆仁草原结果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人挤人,连骑马都得排队半小时。后来听说,那几天游客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你想想这么多人扎堆,哪还有草原该有的宁静?更别提什么文化体验了。其实,此类现象在很多热门景点都存在,但对草原对于,这样的“热闹”真让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大家总往热门地扎堆?
其实吧很多人去草原就是图个新鲜感,啥也不理解就冲过去。我跟朋友聊天时发现,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伊犁哈萨克族和拉穆仁草原有什么区别。他们以为草原都一样,随便挑个地方就去了。但其实拉穆仁草原更注重蒙古包风情而伊犁那边的哈萨克族更有游牧文化的韵味。我第一次去伊犁时,看到牧民赶着羊群,那种画面感太震撼了,完全不是打卡式旅游能感受到的。
有一次我跟团去草原,导游为了快点收尾,直接带咱们去看马术表演,然后就结束了。我当时就想,这算什么深度游啊?真正的草原文化,可不只是看个表演那么简单。比如,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拉穆仁的蒙古长调,这些才是精髓。而且你知道吗?真正懂行的人会花时间住进牧民家里,跟他们一起挤牛奶、吃手抓肉,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草原生活。
怎样避开人潮,找到真正的好去处?
说真的,我觉得现在草原旅游最大的难题是信息不对称。那些网红打卡地早就被玩烂了,但很少有人告诉你还有别的选择。比如,假如你想避开人多的地方,可考虑若干冷门的小草原,或是说去伊犁深处的偏粤场。我有个朋友去年去了伊犁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只有几户人家,他住了一个星期,每天跟着牧民放羊,晚上还能数星星。他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放松的一周。
未来的草原旅游会怎么变?
说实话,我觉得草原旅游以后可能将会越来越两极分化。一方面,还是会有大批游客涌向那些网红景点;另一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深度体验。毕竟,现在大家都想摆脱千篇一律的打卡模式。我建议你提前做功课,多问问去过的人,别光看网上的宣传图。其实,最美的风景往往藏在那些没那么出名的地方。
有时候想想,旅行本来是为了放松心情,可很多人却把它搞得特别累。比如,为了赶行程,早起晚睡,拍完照就匆匆离开。其实,草原最美的时候就在清晨和黄昏,阳光洒下来,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所以啊下次去草原,不妨慢下来,用心感受一下这片土地,这才是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