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三月当南方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阿尔山已经悄悄换上了春装,零下十几度的清晨你敢信任吗?满眼雪白的世界冷得让你打哆嗦却又美得让人窒息,这趟旅行要么是天堂要么是地狱,你选哪个?
其实许多人才发现,三月阿尔山压根不是春天,你以为是草长莺飞?错了,依据气象局数据三月阿尔山平均气温-10℃到-5℃,昼夜温差能差20℃,去年就有游客穿着薄外套,结果冻得瑟瑟发抖最后不得不高价买羽绒服,不过这还不是最扎心的最扎心的是你花了大几千,结果看到的雪景和东北一样,甚至不如哈尔滨。
别跟我说你筹备了两件外套就够,我去年亲眼看到有人穿着牛仔裤,结果雪地没过脚踝。其实真正需要的是-20℃的羽绒服(内蒙本地人推荐波司登)、防滑鞋(雪地靴必备)、暖宝宝(一天至少4片)。不过最简单被忽略的是护目镜。雪地反射的紫外线比沙漠还厉害去年有游客说眼睛疼得像针扎。
必备装备 | 价格参考 |
-20℃羽绒服 | ¥500-800 |
雪地靴 | ¥300-600 |
你以为从北京坐高铁3小时就到?天真了!实际上最近的高铁站也要转车3次,耗时8小时!去年有朋友查攻略时看到某APP显示"阿尔山站",结果发现那是另一个城市。其实最靠谱的是飞机到乌兰浩特,再转大巴虽然贵点但省心。不过大巴司机提示过三月雪天山路能堵4小时记得备干粮。
阿尔山住宿分三种:酒店、民宿、蒙古包,去年我住过一家"网红木屋",照片里温暖如春实际温度才5℃!其实酒店连锁如亚朵、希尔顿会靠谱些,但价格翻倍,不过最值的是当地老人开的家庭旅馆,虽然简陋但暖气足去年我遇到一家,老板说"三月天冷咱们加了一台电暖风"。
留意:蒙古包晚上零下20℃除非你抗冻否则别选!
哈拉哈河、杜鹃湖、天池,这些名字听着美但三月大部分还冻着!去年我排了2小时队结果看到的是冰面心里那个气啊!其实最冷门但绝美的是"三潭峡",人少景好不过需要徒步1公里。不过最扎心的是天池游客评价说"还不如咱们本地水库",提议优先考虑"石塘林",去年有摄影博主说那里"雪景比天池还震撼"。
游客实测数据:
阿尔山特色菜听着高大上,实际可能踩雷。去年我点了一份"肉",结果和服务员确认说是普通猪肉冒充的!其实最值得吃的是"手把肉"和"奶茶",不过要留意:手把肉可能不熟去年有游客食物中毒。提议选取游客少的餐厅,去年我遇到一家"老王手把肉",老板说"我们都是当天宰的羊"。
饮食建议:自带肠胃药当地水质可能不适应。
你以为穷游就能玩?天真了!去年我统计过普通游客人均花费:交通1500、住宿800、餐饮600、门票400。不过最贵的是意外支出比如去年有人租车去没开发的景点,结果罚款2000!其实最省钱的是跟团虽然自由度低但价格透明。不过自由行的话建议提早查好景点是不是开放,去年有游客说"花200买了张票,结果景点封闭"。
预算对比:三月阿尔山不是所有雪景都安全。去年有游客在"玫瑰峰"滑冰,结果冰面破裂差点掉河里!其实最危险的是"三潭峡"去年有驴友说"雪很滑,差点摔骨折"。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野生动物,去年有游客拍到狍子吓得半死。建议一定租雪地靴去年有经验丰富的司机说"三月雪后,山路可能没路标"。
安全提示:别单独行动手机信号可能随时中断!
依照旅游大数据阿尔山游客量每年增长30%,去年三月就接待了15万人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年后你可能看不到现在的阿尔山了。其实我建议现在就去趁它还没被完全商业化。不过最值得期待的是"冰雪节",虽然三月雪少但当地人可能搞小型活动,去年我就见过自发组织的"雪地风筝节"。
零下十几度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但当你看到雪地里的野兔、冰封的湖泊、蓝得发亮的雪景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不过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装备、预算、心态缺一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