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争议处理:公司未认定工伤应承担的全部法律责任及赔偿解析
工伤认定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公司也会出现工伤未被认定的情况。本文将围绕工伤未被认定时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赔偿疑惑实详细解析。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是工伤认定的主要法律依据。依据该条例,职工在工作中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应该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流程主要涵以下几个环节:
- 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对工伤认定申请实审核,并作出是不是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工伤未被认定时,用人单位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 补缴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未遵循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该补缴欠缴的工伤保险费;
- 赔偿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未认定为工伤的,理应承担因未认定工伤引起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用、误工费等;
- 行政处罚:用人单位未遵循规定履行工伤认定申请义务的,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期间,若出现以下情形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滥用职权: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期间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应受到行政处分;
- 玩忽职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玩忽职守,致使工伤未被认定的,依法应承担相应责任。
工伤未被认定时,员工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涵: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
工伤未被认定时,员工因工伤误工的,用人单位应支付误工费。误工费的赔偿标准为:职工本人工资的70%。
工伤未被认定时,员工因工伤造成伤残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职工本人工资的6个月至24个月。
工伤未被认定时,员工因工伤死亡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丧葬费及抚恤金。丧葬费的赔偿标准为:职工本人工资的6个月;抚恤金的赔偿标准为:职工本人工资的10个月至20个月。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理应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判决。
工伤认定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工伤未被认定时,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及赔偿。员工在遭遇工伤认定争议时,应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7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