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10/ 28 01:00:47
来源:米弘文

退休后工作是否能认定工伤

字体:

退休后工作是不是能认定工伤——基于现行法律法规的探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选择再就业。退休后工作中能否认定工伤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点。本文将从现行法律法规出发对退休后工作是不是能认定工伤实行探讨。

一、退休后工作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 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

退休后工作是否能认定工伤

3. 与用人单位之间构成劳动关系。

二、退休人员工伤认定的困境

1. 劳动者主体资格消失

退休后人员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其作为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已消失。这意味着退休人员无法再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常的劳动关系。 在退休后工作期间受伤的退休人员,无法满足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退休后工作是否能认定工伤

2.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养老金后再就业的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受伤的,无法认定为工伤,应该按劳务关系解决。这是因为,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存在本质区别。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劳务关系则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因劳务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退休后工作工伤认定的特殊情况

1. 不存在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的退休人员

若是退休人员木有享受退休养老待遇,仍然可按劳动关系对待。在这类情况下,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构成劳动关系,可认定为工伤。

退休后工作是否能认定工伤

2. 特殊工种和特殊岗位

对若干特殊工种和特殊岗位,如高空作业、潜水作业等,即使退休人员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在这些岗位上工作,且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可以视为特殊情况,认定为工伤。

四、用人单位的责任与风险

1. 用人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在雇佣退休人员时,应充分理解退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健状况,保障其能够胜任工作。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为退休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其合法权益。

退休后工作是否能认定工伤

2. 用人单位的风险

由于退休人员已经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在雇佣退休人员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一旦退休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意外,用人单位可能面临无法认定工伤的风险从而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结论

退休后工作是不是能认定工伤,取决于退休人员是否满足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在一般情况下,退休人员无法认定为工伤。在特殊情况下,如不存在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的退休人员,仍能够按劳动关系对待,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在雇佣退休人员时,应充分理解法律法规,合理规避风险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退休后工作是否能认定工伤

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退休后工作工伤认定的监管,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为退休人员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退休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强安全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精彩评论

头像 余生愛浪 2024-10-28
退休后一般不能认定工伤。因为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构成劳动关系,而退休人员已经丧失了劳动者主体资格,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退休人员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不能,退休后聘用人员,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其作为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已消失,已经无法再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常的劳动关系。
头像 2024-10-28
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养老金后再就业的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受伤的,无法认定为工伤,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头像 2024-10-28
如果没有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的话,则还可以按劳动关系对待。事实上,用人单位也应该清楚雇佣已经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要承担的一些风险。
【纠错】 【责任编辑:米弘文】
阅读下一篇: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