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对受伤或患病的职工而言,熟悉工伤认定的程序至关要紧。本文将详细阐述认定工伤需要走的程序,帮助广大职工在遇到工伤难题时,可以迅速、有效地启动工伤认定流程。
1. 工伤的定义: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职业病。
2. 工伤认定的目的:明确职工受伤情况确定工伤等级为赔偿提供依据。
3. 工伤认定的意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合格主体:工伤认定申请应由受伤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用人单位提出。
(2)规定时效: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之一时间内提出,最长不得超过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
(3)申请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等。
(1)认定部门:工伤认定部门收到申请后,对提交的材料实行审查。
(2)审查内容:申请材料是不是齐全、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条件等。
(1)调查对象:认定部门对受伤职工、用人单位、现场目击者等实行调查。
(2)调查内容:事故经过、受伤部位、伤害程度等。
(1)认定结果:认定部门按照调查核实的情况,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决定书: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是说《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1)送达方法:认定部门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给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
(2)送达期限:送达期限为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
1. 工伤员工医疗结后携带以下资料至社保机构申报伤残等级评定:
(2)《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
2. 实工伤认定申请的程序:
1. 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 特殊情况经报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人同意,可长30日。
1. 提起行政复议: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广大职工应该熟悉工伤认定程序,及时启动认定流程。在工作中,要留意安全,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工伤,要勇敢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