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在我国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起因所受的伤害。工伤事故发生后,企业和员工需要依据一定的程序实应对,以便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的流程及所需资料,帮助企业及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伤事故。
职工发生工伤后,首先理应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人为受伤职工本人或是说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等。申请人理应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单位提出申请逾期不申请的,视为放弃工伤认定。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该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申请表应该包含申请人基本信息、工伤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涵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证明、工作证等。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是说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由医疗机构或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
申请人提交材料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对材料实审核。审核内容涵:
(1)申请人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2)材料是不是齐全、合规定格式;
(3)工伤事故是不是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所受的伤害。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将组织专家实鉴定。鉴定内容涵:
(1)工伤事故是否引发职工丧失劳动能力;
(2)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3)是否需要给予伤残等级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专家鉴定意见,出具工伤认定结论。结论分为:
(1)认定为工伤;
(2)不认定为工伤;
(3)无法认定。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在收到结论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或是说在收到结论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以下是工伤认定所需的主要资料:
申请表应该涵以下内容:
(1)申请人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
(2)工伤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
(3)受伤部位及伤情;
(4)救治情况及治疗单位;
(5)申请人签名及日期。
包含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证明申请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2)工资支付证明:证明申请人在事故发生前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工资支付情况;
(3)工作证:证明申请人在事故发生前在用人单位工作。
3. 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是说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由医疗机构或是说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内容包含:
(1)诊断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3)诊断日期;
(4)诊断结果:明确写出工伤部位、伤情及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5)诊断医师签名、诊断单位章。
工伤认定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企业和员工应该充分熟悉工伤认定的流程及所需资料,保证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可以及时、妥善地应对。同时企业和员工还理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