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9/ 14 11:23:51
来源:藤冉冉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字体:

一、引言

在我国的公职人员队中因公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因公受伤的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本文将围绕因公受伤的赔偿标准、赔偿内容、医疗期及管理部门等方面,对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实行详细解析。

二、因公受伤的赔偿标准

1. 工资待遇: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在治疗期间,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照发。如治疗期超过6个月,工资待遇依照相关规定调整。

2. 医疗费用: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医疗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包含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住院费、药费等。

3. 伤残补助:按照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伤残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补助标准依照伤残等级逐级递减。

4. 残疾金:因公受伤致使残疾的公职人员,依据残疾等级,每月发给残疾金。残疾金标准依照残疾等级逐级递减。

5. 护理费: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如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发给护理费。

6. 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因公受伤造成残疾的公职人员,需要配备残疾辅助器具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三、因公受伤的赔偿内容

1. 经济补偿:包含工资待遇、医疗费用、伤残补助、残疾金、护理费等。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2. 职业复:对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实行职业复,帮助其重返工作岗位。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3. 社会保险: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依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

四、因公受伤享受医疗期

1. 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享受医疗期。医疗期依照伤情和恢复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2. 在医疗期内,公职人员保留公职,享受工资待遇、医疗费用报销等权益。

3. 医疗期满后,如伤情未愈,可申请长医疗期。长医疗期的申请需经所在单位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五、因公受伤归哪个部门管

1. 因公受伤的评定与赔偿工作,由所在单位负责。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2. 所在单位应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对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实行评定和赔偿。

3. 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在单位的评定和赔偿工作实监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六、结论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旨在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各级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实相关政策,保障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和合理赔偿。同时公职人员也应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1. 工资待遇: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在治疗期间,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照发。

2. 医疗费用: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医疗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3. 伤残补助:依据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4. 残疾金:因公受伤造成残疾的公职人员依据残疾等级每月发给残疾金。

5. 护理费:因公受伤的公职人员,如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遵循实际需要,发给护理费。

6. 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因公受伤致使残疾的公职人员,需要配备残疾辅助器具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公职人员因公受伤评定标准与补偿细则

7. 因公受伤享受医疗期:最长不超过24个月。

8. 因公受伤归哪个部门管:所在单位负责评定与赔偿工作。

【纠错】 【责任编辑:藤冉冉】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