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8/ 27 11:28:07
来源:类利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字体:

#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工伤等级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对受到工伤的职工对于,工伤等级的认定直接关系到其获得的赔偿和补偿。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伤等级的划分。

## 一、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

### 1. 更高等级的伤害标准

工伤等级认定中更高等级的伤害主要涵以下几种情况:

- 一级伤残:主要涵全身瘫痪、严重智力障碍、双眼失明、双耳失聪等严重作用生活自理能力的伤害。

- 二级伤残:涵高位截瘫、一侧全肺切除、双眼低视力、双耳极度听觉障碍等严重伤害。

- 三级伤残:包含一侧上肢缺失、一侧下肢缺失、双眼视力严重受损、一侧肾脏缺失等。

### 2. 最轻等级的伤害标准

工伤等级认定中,最轻等级的伤害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 十级伤残:主要涵轻微骨折、轻微烧伤、轻微听力损失等对生活作用较小的伤害。

- 九级伤残:涵轻微脑震荡、轻微脊柱损伤、轻微视力受损等。

- 八级伤残:包含轻微关节损伤、轻微肌肉损伤等。

## 二、什么样的伤害算工伤

### 1. 工伤的定义

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上的职业病。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应该合以下条件:

-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事故伤害;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事故伤害;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理应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2. 工伤认定范围

以下情况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 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职业病;

- 工作期间因突发疾病死亡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三、工伤等级认定的判定依据

### 1. 医疗诊断

医疗诊断是工伤等级认定的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伤情诊断:依据职工的伤情,医生会给出具体的诊断结论如骨折、烧伤等;

- 功能障碍:医生会评估职工因工伤致使的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听力下降等;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并发症:医生会诊断职工是不是有因工伤引发的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等。

### 2. 伤残等级评定

伤残等级评定是按照职工的伤情和功能障碍程度,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对职工的伤残等级实行评定。伤残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等级越高,伤害程度越严重。

### 3. 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认定程序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对申请材料实审查;

- 审查合格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实行现场调查;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 调查结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调查情况,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行审查;

- 审查合格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理解工伤等级认定的相关内容有助于职工在遭受工伤时,更好地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信工伤等级认定的公平、公正。

工伤等级认定的伤害标准与判定依据

【纠错】 【责任编辑:类利】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