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8/ 17 23:43:07
来源:用户夏柳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字体: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下岗工人这一特殊群体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工伤认定方面下岗工人同样享有合法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标准及流程为广大下岗工人提供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一、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及赔偿概述

1. 工伤认定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的职工。下岗工人若在原单位工作期间发生事故伤害,可申请工伤认定。

2. 赔偿主体

下岗工人工伤赔偿的责任主体为其原单位。即使下岗工人已经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原单位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标准

1. 工伤医疗费用

下岗工人工伤后,其医疗费用由原单位支付。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复费用、交通费用等。

2. 工伤津贴

下岗工人工伤津贴的计算标准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70%。工伤津贴自受伤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12个月。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下岗工人因工伤引起残疾,可依照伤残等级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7个月;二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5个月;以此类推,十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7个月。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下岗工人因工伤造成残疾,且需要继续治疗的,可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5个月。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5.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下岗工人因工伤造成残疾,且无法恢复劳动能力的,可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40个月。

6. 工龄计算

下岗工人工伤赔偿中的工龄计算,以本人受伤前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为准。工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龄超过一年的,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三、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流程

1. 申请工伤认定

下岗工人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逾期不申请的,视为放弃工伤认定。

2. 提交材料

申请工伤认定时,下岗工人需提交以下材料: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3)劳动合同或是说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

(4)事故伤害证明材料;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5)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诊断证明书。

3. 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认定为工伤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向原单位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4. 赔偿协商

原单位理应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与下岗工人就赔偿事宜实协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签订赔偿协议。

5. 赔偿支付

原单位遵循赔偿协议,向 下岗工人支付赔偿款项。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6. 异议解决

如原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认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答复。

四、结语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标准和流程,旨在保障其合法权益。广大下岗工人应熟悉相关政策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原单位也应依法履行赔偿责任,切实关爱下岗工人。在我国法律法规的庇护下,下岗工人的工伤赔偿疑惑将得到妥善解决。

下岗工人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及流程详解:权益保障与赔偿步骤指南

【纠错】 【责任编辑:用户夏柳】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