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老年工作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将针对69岁老年工作者的工伤认定标准与应对流程实详细解析,以帮助广大老年工作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况。工伤认定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实认定,确定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表现。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并未有特定的年龄限制,但一般适用于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合法劳动者。 69岁的老年工作者在理论上仍然具备工伤认定的资格。
(1)工作时间:老年工作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或因工作起因临时安排的工作时间内发生事故伤害。
(2)工作场所:老年工作者在单位内部或单位指定的外部工作场所发生事故伤害。
(3)工作起因:老年工作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涵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和职业病。
(4)意外性质:事故伤害具有意外性,即非因老年工作者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
依据《关于实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难题的意见(二)》(人社部发〔2016〕29号)第二条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发生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 69岁的老年工作者在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认定为工伤。
老年工作者在发生事故伤害后应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后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老年工作者本人或其近亲属能够在事故伤害发生后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受理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组织调查取证,核实事故情况。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调查结果,对是不是合工伤认定条件实判断。若合工伤认定条件,将认定为工伤;若不合,将不予认定。
认定为工伤的老年工作者,能够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涵医疗救治、工伤赔偿等。若认定为七级至十级工伤,老年工作者还可请求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若老年工作者或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能够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9岁的老年工作者在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认定为工伤。在应对工伤疑问时,应严格依照工伤认定标准与解决流程实操作,保证老年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用人单位应加强对老年工作者的劳动保护,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为老年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