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关系到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时的工伤待遇难题。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及常见疑惑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权益保障指南。
(1)用人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2)劳动者本人或其近亲属也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1)用人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能够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对事故情况实调查核实。
(2)调查核实期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能够请求用人单位、劳动者、医疗机构等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调查核实的情况,理应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工伤认定决定理应送达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其近亲属。
(1)劳动者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
(2)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
(1)工伤认定是对事故伤害是不是属于工伤的定性,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
(2)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实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1)工伤认定期间产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期间的治疗费用,依照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报销。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时,理应及时熟悉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及常见难题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工伤认定的认识,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全文约1500字)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