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指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的情况。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仍有部分情况未能认定工伤。本文将围绕未能认定工伤的情形、包含与不包含标准、解决方法及赔偿指南展开论述。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放射性、有、有害物质的伤害的;
(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7)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违反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非工作活动致使的伤害;
(2)因个人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的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自杀、自残等非因工作原因引起的伤害;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酗酒、博等违法表现引发的伤害;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疾病、生理缺陷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伤害;
(6)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害;
(7)在上下班途中,因本人主要责任发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的伤害。
1. 单位和个人可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2.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3. 未能认定工伤的,单位和个人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未认定工伤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照以下办法赔偿:
(1)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住院费、复费、费等;
(2)误工费:遵循单位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80%;
(3)护理费:依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报酬标准计算;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遵循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1)医疗费用:遵循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2)误工费:遵循单位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80%;
(3)护理费:依据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报酬标准计算;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遵循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关键环节,对未能认定工伤的情形,单位和个人应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依照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实行,确信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对未认定工伤的赔偿疑惑,要遵循赔偿指南,合理计算赔偿金额,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2317.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失败后的赔偿指南:全面解析未认定工伤的补偿与 途径
下一篇:未能认定工伤工资怎么发:工伤未认定期间工资处理及发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