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工伤认定的赔偿协议:有效性、撰写范本及未经认定工伤赔偿判决要点
在现实生活中因工作起因引发的伤害事故并不少见。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未经工伤认定的情况。本文将围绕未经工伤认定的赔偿协议的有效性、撰写范本及未经认定工伤赔偿判决要点展开讨论。
赔偿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事宜达成的一种协议。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事故理应依法认定为工伤。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劳动者未经过工伤认定程序,便与用人单位达成赔偿协议。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免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因工伤、职业病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条款无效。 在未经工伤认定的赔偿协议中,若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则协议无效。
赔偿协议理应合公平、合理的原则。若赔偿协议的赔偿数额明显低于劳动者应得的赔偿,或是说协议内容显失公平,则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赔偿协议理应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愿达成的一致意见。若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下达成,则协议无效。
以下是一个未经工伤认定的赔偿协议范本: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
鉴于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事故,甲乙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承认乙方所受伤害为工伤,并同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乙方赔偿。
二、乙方同意放弃工伤认定程序,不再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人民币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作为乙方因工伤所受损失的全部赔偿。
四、乙方在收到赔偿款后,不得再就此事向甲方提出任何赔偿需求。
五、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章)之日起生效。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章):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
在审理未经工伤认定的赔偿协议案件时,法院首先要审查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自愿性。若协议违反法律法规,或显失公平或是说劳动者在签订协议时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则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结合劳动者所受伤害的程度、工资水平、家庭状况等因素,判断赔偿数额是不是合理。若赔偿数额明显低于劳动者应得的赔偿,法院可依法调整赔偿数额。
虽然劳动者未经过工伤认定程序,但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该考虑工伤认定程序的必要性。若劳动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用人单位已承认乙方所受伤害为工伤,且赔偿协议已达成,法院可认定协议有效。
未经工伤认定的赔偿协议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但其在合法性、合理性和自愿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劳动者在签订赔偿协议时,理应充分理解法律法规,保证本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该严格审查协议的有效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2256.html
上一篇:工伤赔偿诉讼:未进行工伤认定的情况下如何争取赔偿权益及法律途径解析
下一篇:未缴纳五险可以认定工伤吗:工伤认定及赔偿方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