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职场中劳动者可能面临的风险之一在工伤认定期间有时会遇到工伤未认定的情况。这无疑给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那么工伤未认定的情况下怎样争取赔偿权益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赔偿流程、法律途径与 攻略帮助您在这场权益斗争中找到方向。
(引言)
在我国工伤认定是劳动者获得工伤赔偿的前提。但现实中工伤未认定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类情况,劳动者怎么样通过合法途径争取赔偿权益呢?以下将从赔偿流程、法律途径和 攻略三个方面为您解答。
(正文)
未认定工伤的赔偿,首先要明确赔偿主体和赔偿项目。在工伤未认定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请求用人单位承担以下赔偿责任:
(1)医疗费:劳动者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用人单位应承担医疗费用。
(2)误工费:劳动者因伤无法正常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误工费。
(3)护理费:劳动者因伤需要他人护理,用人单位应支付护理费。
(4)残疾赔偿金:劳动者因伤致残,用人单位应支付残疾赔偿金。
(5)丧葬费:劳动者因伤死亡,用人单位应支付丧葬费。
(1)收集证据:劳动者在工伤未认定的情况下,要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证明、事故报告、医疗证明等。
(2)申请仲裁: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须要确认工伤认定决定的违法性。
(3)提起诉讼:如仲裁不支持劳动者的请求,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认定成工伤的,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以下责任:
(1)补缴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应补缴欠缴的保险费。
(2)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能够提起民事诉讼。依照《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疑问的解释(一)》规定,劳动者因工伤认定发生的争议,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劳动者可须要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赔偿协议,属于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但假若赔偿协议明显低于劳动者应得的赔偿数额,劳动者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求撤销赔偿协议,并需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结尾)
工伤未认定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无法获得赔偿。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劳动者要积极选用行动,通过合法途径争取自身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履行赔偿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期望本文能为工伤未认定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2009.html
上一篇:未经工伤认定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工伤赔偿的流程与支持条件
下一篇:单位在工伤未认定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定责任与补偿义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