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几天刷短视频看到有人拿着一块“翡翠”去鉴定,结果说密度是2.48吓得我差点把手机摔了,本来以为本身懂点玉的知识,结果一查发现这玩意儿真的挺复杂,真假难辨新手根本分不清,网上一堆人说这是“玻璃种”,也有人说这是“假货”,搞得我一头雾水。
密度就是东西有多重2.48说的是每立方厘米重2.48克,玉石也有本身的密度范围,像翡翠大概在2.65到3.0之间,而2.48就有点低了,这解释或许不是真玉或掺了别的东西。
我起初还以为密度是啥高科技参数,后来才知道其实很简单,就像买水果看看是不是沉甸甸的太轻或许就不新鲜了。
因为真玉的密度一般都比这个高,比如和田玉、翡翠都是2.9以上,2.48听起来像是玻璃或是塑料,但又不像。这就简单让人觉得是假的。
我第一次听说这事的时候,还以为是商家在骗人后来才知道原来真的有这类“伪玉”,现在想想还是得找靠谱的人鉴定。
测密度需要专门的仪器,比如电子秤和量杯。先称重量再量体积然后算出来。普通人很难在家做这个。
我试过用家里杯子装水,但是误差太大完全不准。所以提议大家别自身瞎测,还是找专业机构。
能够看颜色、看透光性、听声音、摸手感。比如真玉温润假的比较冷硬。声音清脆的或许是真闷的或许是假。
我之前买了一块“玉镯子”,结果拿去鉴定发现是树脂做的,当时心里那个不适啊真是花钱买教训。
假如说是“玻璃种”那或许是对的,但倘使是“翡翠”那就不太对。要看详细是什么材质别被名字骗了。
我觉得买玉要理性别光看名字,还要看出处、证书、价格。别贪便宜不然吃亏的是本身。
新手一定要多看多问别急着买。能够先从便宜的着手练手,慢慢积累经验。别信任那些“低价高质”的说法。
我朋友就被人忽悠买了个“羊脂白玉”,结果回家一看连塑料都不如。现在他都不敢轻易买玉了。
真玉颜色自然透光性好,手感温润;假玉颜色太鲜艳,透光差摸起来冰凉。声音也不同真玉清脆假玉闷。
有一次我拿一块玉去店里,老板一听就说是假的还说我“太天真”。虽然有点尴尬但也提示我要小心。
可能是商家用了其他材料,比如玻璃、树脂、塑料,甚至有些是合成的。这些材料密度低但看起来像玉。
现在市场上假货太多不光是密度疑问,还有颜色、光泽、纹理等。真是防不胜防。
总结一下密度2.48的玉可能不是真玉,但也有可能是特殊品种。新手买玉要谨慎别被表面迷惑。多学习、多对比、找靠谱渠道,才能避免踩坑。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买玉要理性别让钱包哭了 😂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