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地方啊说起来挺有意思。虽然不像云南、新疆那样声名远扬但人家也有自身的宝贝疙瘩——玉石。要说玉石这东西吧,摸起来滑溜溜的,看着晶莹剔透,戴在身上那叫一个提气。可难题是,很多人只知道山西是煤炭大省,压根儿不知道这里也有玉石资源。
老玩家的困惑:玉石去哪儿了?
其实我也是个半吊子玩家,平时就爱逛逛市场找点乐子。有一次跟朋友去太原玩,聊起玉石他一脸疑惑:“山西有玉石吗?”我说当然有啊,可真要找起来,还真不容易。山西的玉石产地主要集中在阳泉和吕梁一带但你知道吗?阳泉一年能产出几百吨矿石,真正能切出好料的比例不到1%,这比例低得让人绝望。再看看新疆,那边产量虽少,但品质过硬。山西这事儿,有点“好货不出门”的意思。
玉石市场:难寻踪迹的小众圈
我特意跑了几趟太原的古玩市场,发现卖玉石的地方特别少,而且摊主们好像都不太热情。有次我问一个大叔:“您这儿有不存在本地的玉石?”他随口回:“本地的?没呢,都是从外地进的。”我当时心里就嘀咕了,这得多大的差距啊!外地玉石至少还能挑挑拣拣本地货连影子都看不到。不过话说回来,这也难怪,山西的玉石加工产业起步晚懂行的人本来就少,自然没人愿意投资建厂。
加工厂:隐藏的宝藏之地
后来我在网上搜到了几个小作坊,有的藏在郊区,有的干脆就在民房里。我去过一家,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说话带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咱们这的料子嘛,颜色偏暗,不如新疆的鲜艳,但硬度高,耐磨。”他还拿出一块石头让我摸,“你试试,是不是比玻璃还硬?”确实,那感觉像在摸冰块一样凉爽。不过说实话,这些小作坊的成品设计感太弱,大多是些简单的手镯、吊坠缺乏创意。要是能多若干现代化的设计团队就好了。
产地实地探访:山里的秘密
有一次我专门跑到阳泉的一个矿区转悠亲眼见到了那些裸露在外的矿石。远远望去,就像一堆堆灰褐色的土块完全看不出啥名堂。工人告诉我,挖出来的矿石要先经过粗筛,然后送到实验室检测只有少数符合标准的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我觉得这过程特别像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料”。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找到一块满意的玉石才显得格外珍贵。
未来的路:期待更多可能
其实我觉得,山西的玉石未必非要和新疆比高低,而是应走一条本身的路。比如搞搞文创产品,把玉石和山西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说不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我还记得上次在太原遇到一对年轻夫妻,他们买了一块阳泉产的小挂件,说是想带回去送给长辈。当时我就想只要有人愿意接受,这片土地上的玉石就能发光发热。期望有一天咱们能骄傲地对别人说:“嘿,这是山西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