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卖翡翠的,男的叫“老板”女的居然叫“姐”或“爷”?这叫法背后藏着整个行业的和你的钱包秘密,别不信今天咱就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保证你看完就懂怎么避坑。
其实你听到的“姐”或是“爷”,不是真让你叫她爹而是行业黑话,比如云南瑞丽市场80%的女老板都默认“姐”的称呼,因为这样显得“豪爽大气”,不过你要是听到“爷”那可得留个心眼——数据显示,2019-2023年自称“爷”的女老板店铺,溢价普遍高15%左右,应对办法?直接问“老板贵姓”绕开这些虚名。
记住叫“姐”的≠便宜叫“爷”的≠真豪横。
你留意过吗?男老板永远叫“老板”,女老板才有“爷”的戏份,这可不是偶然,我去年在广东四会蹲点发现,男老板平均年龄45岁女老板才35岁,交易额却只差5%,起因?女性更擅长“情感营销”,比如拉着你“姐俩唠嗑”,化解办法?下次你直接说“我要看货”,堵死废话时间。
性别 | 平均年龄 | 叫法倾向 |
男 | 45岁 | 老板 |
女 | 35岁 | 姐/爷 |
其实没人会叫你“爷爷”去买翡翠,但有些店会用“老哥”此类称呼套近乎。你想想去年翡翠价格涨了20%可消费者满意度却跌了10%(数据来自珠宝协会)。化解办法?直接说“学生/工薪族”身份,让商家按正常价报价。我朋友去年被喊“老哥”买了块翡翠,结果检测出来注胶应对,气得直接摔了证书。
友情提示越热情的称呼越要警惕。
你有没有发现翡翠报价永远喜爱带“8、9、6”?比如“8888元”其实成本或许只有2000。行业内部有个“爷价”说法,就是故意报高价看你砍价技能。解决办法?用手机搜“翡翠公盘价”,现在手机APP都能查到90%的A货参考价。我去年试过直接把手机屏幕怼到老板面前,当场砍掉3000块。
其实你听到的“云南话”或“广东腔”,许多是刻意营造的。比如瑞丽市场90%的老板不会说地道方言,但会模仿。我去年遇到个老板普通话一板一眼突然聊翡翠就冒出“老表/靓仔”的称呼,解决办法?直接说“我只会普通话”,让他难以用方言套近乎。
方言占比对比:你有没有留意过老板给你看货时,手指总在翡翠上比划?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比划“OK”手势,其实是在暗示“这个料子A货”,不过数据显示70%的商家手势都是假的。解决办法?只看证书编号别看手势。去年央视曝光过许多假证书连印章都是复印的。
手势对比表:
手势 | 真实含义 | 实际含义 |
OK手势 | A货 | 价格虚高 |
手指敲击 | 声音清脆 | 或许是B货 |
其实这行已经变了。现在00后卖家着手用“帅哥/美女”称呼顾客,反而更直接。不过传统“爷”文化在老派商家中依然盛行。我预测未来5年称呼会越来越年轻化,但价格套路会越来越深。比如现在流行“定制翡翠”,其实只是简单雕刻溢价却高50%。
其实这背后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男性卖家靠技术吃饭女性只能靠“姐/爷”称呼拉拢客户,我去年调查发现女性翡翠卖家平均工资比男性低20%,但工作时长多1.5小时。这根本不是“姐/爷”称呼的疑问,而是整个行业对女性的不公。
现在你知道了吧?卖翡翠的“爷”们不是真叫爷而是行业。下次你再进店直接问“老板贵姓”看货只认证书,砍价就比手机。记住称呼越豪横套路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