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跟几个玩玉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对“密度”和“玉质”这两个词都挺迷糊的。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用最接地气的话说清楚。
很多人一听到“密度”就觉得是啥高科技玩意儿。其实吧密度就是东西的“重不重”。比如一块石头和一块木头同样大小石头肯定更重这就是密度高。
那玉器的密度呢?就是玉石本身“实不实”的感觉。密度高的玉摸起来手感沉甸甸的像那种老物件越看越喜欢。
不过啊别光看表面,有些便宜货看起来也挺“实”,但一上手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密度不能单看,得结合手感、光泽这些综合判断。
玉质嘛就是玉本身的“质量”。比如说,有的玉看起来很透,有点像玻璃,这种叫“水头好”也就是玉质好。
还有的玉颜色很深,但是看着不透那就是“干涩”,玉质差一点。玉质好的,不仅好看,戴久了还会越来越润。
我之前买过一块“玉”,一开始觉得挺漂亮,结果戴了几天就感觉没那么好了,后来才知道是玉质不行。这事儿让我长记性了。
有些人觉得密度高=玉质好,其实不然。就像有些人长得胖,不代表他身体好。密度只是衡量的一个方面。
有的玉密度高,但质地粗糙,看着就不舒服;有的玉密度一般但细腻温润,反而更讨喜。
所以别以为密度高就一定是好玉,还得看整体表现。这就好比谈恋爱,光看外表不行,还得看性格。
有些人说“密度决定一切”,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吃过亏。比如说,买到假玉或者劣质玉,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密度上。
但其实,密度只是其中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全靠它。有时候密度高,但颜色不好,还是不值钱。
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夸张,就像有人说“颜值决定一切”,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人呢?
分辨密度和玉质,其实也不难。首先看外观,有没有杂质、有没有裂痕,这些都是影响玉质的因素。
再摸一摸,密度高的玉会感觉沉,而玉质好的会感觉滑溜溜的,像是“润”。
还可以找懂行的朋友一起看看,或者去正规店买别贪便宜。毕竟玉这东西,贵有贵的道理。
当然会!密度高、玉质好的玉,价格自然更高。但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密度,因为有些玉虽然密度不高,但特别有“灵气”,也是宝贝。
我有个朋友,专门收老玉,他说:“密度高不一定值钱关键是有没有故事。”这话听着有点玄,但确实有道理。
所以买玉的时候,别只看数据,还要看感觉。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块玉是不是“对的”。
网上卖的玉,质量确实差很多。有些商家为了赚钱,什么材质都敢说是“玉”,甚至拿石头冒充。
而且网上看不见实物,只能看图片,容易被误导。我就见过有人买了个“翡翠”,结果发来照片一看,根本不像。
所以网购玉要谨慎,最好选有信誉的平台或者直接找线下靠谱的店家。
收藏玉器,最重要的是“眼力”和“耐心”。别急着买,先多看看,多学点知识。
还有就是别怕花钱,但也不能乱花。买玉就像谈恋爱,得慢慢来,不能图快。
最后提醒一句:别被“专家”忽悠了,自己多研究,才能真正懂得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