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去古玩市场转悠,看到一家店在卖“正宗碳酸盐质玉”,标价高得离谱,比隔壁的翡翠还贵!我当场就懵了,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问了几个摊主,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说这是稀世珍宝,有的说就是普通石头。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挑战,这价格水分到底有多大?
简单说,就是一种含碳酸盐成分的玉石。跟咱们平时说的和田玉、翡翠完全是两码事。这种玉硬度比较低,颜色变化多,从白色到淡绿色都有。关键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贵玉石,但最近几年突然火起来了。有点像当年的翡翠,突然就“出圈”了。
主要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套路。商家会编各种故事,比如“古代皇家御用”啊,“失传工艺”啊,反正就是让你觉得不买就亏了。其实很多都是批量开采的,成本可能就几十块钱,但加上“文化价值”后,就能卖几千甚至上万。感觉像是在玩文字游戏。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新疆、内蒙等地产的。但说实话,产地对价格影响不大。有些商家会强调“原产地直供”,好像就特别珍贵似的。其实现在物流这么发达,真假难辨。产地不过是营销话术,真正值钱的是工艺和设计。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硬度。用指甲能划出痕迹的基本就是真的(因为硬度低)。还有颜色,天然的一般有渐变感,太均匀的可能是染色。别被那些“bling bling”的光泽骗了,很多都是上光油的效果。
影响特别大!手工雕刻的价格是机雕的好几倍。但这里也有猫腻,有些“手工”其实就是机器半成品,师傅稍微修一下就算手工了。真正的好工艺是能看出细节的,比如线条流畅,没有崩口。不过现在机器越来越厉害,普通人很难分辨了。
基本不靠谱。很多证书都是自己印的,或者找小机构盖章。大机构的证书相对可靠,但也要看鉴定内容,有些只写“碳酸盐质玉”,不写具体品种,这种就没啥意义。证书更多是心理安慰,不能完全依赖。
短期炒作可以,长期收藏价值不大。它不像和田玉有稳定的升值空间,更像是一种时尚品。现在流行,过几年可能就没人要了。除非你特别喜欢这种材质,不然不建议大量投资。
记住三个字:多对比!别在一个地方买,多逛逛,看看不同商家的价格。别贪小便宜,太便宜的基本是假的。别信故事,什么“祖传”的听听就好。爱不释手的话,就买个小的先试试,别一上来就买大件。
碳酸盐质玉这东西,就像现在的网红产品,火的时候大家争着买,冷静下来发现也就那样。价格虚高是肯定的,但如果你真的喜欢,买个小件自己戴戴也无可厚非。🤷♀️ 关键是别被商家的话术忽悠,理性消费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