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又着手疯传“昆仑羊脂玉”、“深色老坑玉”这些词,搞得我有点懵,到底啥是真玉?啥是假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小编亲身经历过几次被骗,真的挺心累。不过总结下来有几个小技巧:
还有个小技巧用真玉轻轻划过假玉,假使划痕明显的是真玉,反之则是假的。
其实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把天然玉石边角料磨成粉,再加点粘合剂(比如环氧树脂、硅胶),然后高温高压压成型。
此类工艺和聚合板差不多,成本低、利润高所以许多小作坊都在干这活。
有的还加了水晶粉让颜色更接近真玉,甚至还能做出“绵”的效果,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看起来像,但手感差太多了。真玉温润细腻假的却有点“塑料感”。
河南那边有个“著名工艺”——用天然玉石粉末+强固剂+高温+专用模具,做出来的东西通透性一般,少棉而多浑浊亮度发灰。
识别方法很简单:视觉、摩擦、放大镜都能看出端倪。
而且这类仿玉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直接压出来的所以细节不够精致。
方法 | 特点 | 辨别途径 |
---|---|---|
胶粉法 | 用明胶粉+玉石粉混合 | 简单掉色硬度低 |
瓷土法 | 加入瓷土增强质感 | 表面粗糙光泽差 |
砂胎法 | 模仿天然玉石结构 | 内部有气泡不自然 |
还有种叫“石英岩玉”的东西,别以为是羊脂白玉其实就是一种天然石材,千万别被名字骗了。
料器茶壶也是一类常见的仿制品,外观和和田玉很像但其实根本不是同一种材质。
起因很简单:便宜。
真和田玉动辄几千几万,而假的几十块就能买到。许多人觉得“反正看着像,戴着也好看”结果最后才发现是假的。
不过话说回来假使你只是想戴个好看的首饰,假的也未尝不可,关键是别花大钱去买“真玉”。
以下几点提议期待能帮到你:
买玉就像谈恋爱不能只看外表,还得看内在。别被花哨的包装迷惑了双眼。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真金不怕火炼真玉不怕细看。”
期望这篇攻略能帮你避开那些“玉粉陷阱”,买到真正值得收藏的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