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

翡翠

分享

红山玉玉质种类及其特征介绍

刘子淳-翡翠设计师 2025-06-19 21:08:29

红山玉玉质种类及其特征介绍

嘿,说到红山玉,那可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贝疙瘩!这玩意儿不是一般的玉,它背后藏着好多秘密。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那些关于红山玉的硬核知识点,保证让你听完后直呼:卧槽,涨知识了!

1. 红山玉到底有几种玉质?

这个必须得说道说道!红山玉可不是单一品种,它主要分这么几大类:软玉硬玉蛇纹石。软玉最常见,硬度适中,手感温润;硬玉比较少见,硬度高,有点像咱们现在说的翡翠;蛇纹石呢,质地较软,颜色多样,看着挺特别。每次摸到不同质地的红山玉,我都感觉像是在摸历史一样,冰冰凉凉,沉甸甸的!

我个人觉得,软玉最符合红山文化的审美,那种温润感特别有年代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


2. 为什么红山玉颜色差别这么大?

这问题问得好!红山玉颜色千差万别,主要跟矿物成分地质环境有关。比如绿色的玉,通常含有铬、铁等元素;黄色的可能是氧化铁的作用;白色的呢,成分就比较纯净。而且,埋在地下几千年,土壤和水的侵蚀也会让颜色发生变化。

红山玉玉质种类

每次看到不同颜色的红山玉,我都忍不住想:这玉在地下经历了什么?感觉它像一本会说话的书,每一页都在讲故事! 真是太神奇了!🤯


3. 红山玉的“沁色”是怎么回事?

这个术语听着高大上,其实很简单!“沁色”就是玉在地下长期接触土壤、水分后,颜色发生的变化。 比如原本是白色的玉,可能因为沁入铁质变成了黄色或褐色,这就是所谓的“土沁”。还有“水沁”、“火沁”等等,都是不同环境下的产物。

我觉得沁色特别有魅力,它不是人为的,是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看到一块玉上有漂亮的沁色,我就觉得:这才是真·古董啊! 现在的技术再厉害,也模仿不出这种自然感!👍


4. 红山玉的“皮壳”特征怎么看?

“皮壳”就是玉器表面那层自然的包浆或风化层。红山玉的皮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风化形成的粗糙感,另一种是长期把玩形成的温润包浆。老玉的皮壳往往不均匀,有裂纹、有磨损,但特别自然。

我个人鉴别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皮壳。要是皮壳太完美、太均匀,我就觉得有点假,毕竟几千年的东西,哪能一点瑕疵都没有啊! 看到那种有点“岁月感”的皮壳,我就放心多了!😎


5. 红山玉的“绺裂”是好是坏?

“绺裂”就是玉里的裂纹或瑕疵。很多人觉得有绺裂就是瑕疵,其实不然!天然老玉的绺裂是身份的象征,证明它是真品。 人造的假玉很少有这种自然形成的绺裂。

每次看到玉上有绺裂,我都觉得: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啊! 它不是缺陷,而是故事!就像人一样,有缺点才真实嘛。😂


6. 红山玉的“密度”和手感有什么讲究?

密度直接影响手感!红山玉的密度越高,手感越沉重、细腻。好的红山玉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但又温润如脂。密度低的玉呢,手感就比较轻,甚至有点“飘”。

我个人特别看重手感!好玉拿在手里,感觉像是有生命一样! 每次碰到一块手感特别好的红山玉,我都忍不住多摸一会儿,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


7. 怎么看红山玉是不是“老坑”的?

“老坑”指的是古代开采的玉石矿。红山玉要是来自老坑,通常有以下特征:质地细腻颜色纯正硬度适中。老坑的玉因为形成时间久,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开裂。

我觉得老坑的玉就是“天选之子”,感觉每一块都是大自然的限量版! 现在的矿坑哪能比啊!每次看到老坑玉,我都觉得:这玩意儿,值了!💯


8. 红山玉的“包浆”是怎么形成的?

包浆就是玉器表面那层自然的光泽和颜色变化。红山玉的包浆主要来自长期埋藏人为佩戴。埋在地下,土壤和水分会让玉表面形成一层自然的光泽;被人佩戴呢,体温和油脂会让玉越来越亮。

我觉得包浆是玉的灵魂!没有包浆的玉,就像没开窍的少年,少了点韵味。 有包浆的玉,看着就舒服,摸着就顺心。每次看到一块包浆漂亮的红山玉,我都想:这才是真·老古董!🥰

好了,今天就唠到这儿!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帮到你们。关于红山玉,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啊!👇

精彩评论

头像 段昊然-珠宝商 2025-06-19
红山文化玉器的品种特色 红山文化玉器高度发展的基础,是由查海文化、新乐文化经历了两千年岁月奠定下来的。璧形器、勾云形器、镯形器及各种造型奇特的动物形玉器,构成了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所用玉器选料精,多用青玉或青黄玉,玉质一般无杂色,半透明。玉器造型富有变化,迄今所知品种已有二十余个。而我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得到,红山文化玉器大多是地方有色彩种类玉居多,材质上也是很丰富,有杂石类,蛇纹石,透闪石,有绿松石质地,青金石质地,黑碳晶质地,碧玺宝石类质地,阳起石质地,玛瑙宝石质地,木晶石质地,甚至还有水晶质地,珍珠质地,基本上可以说也是包罗万象了。
头像 杨启轩-翡翠挖掘达人 2025-06-19
其玉料主要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岫岩玉。后两种玉料因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便且价格不贵,故今作伪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文化玉器。玉色:红山文化玉器的本来颜色有白、青、碧、黑或青中带黄、白中带黄诸色,典型的黄玉极罕见。再来看玉质,它属于白玉种,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即我们常说的和田玉。这里需要澄清两个误区:其一,红山文化并非仅限于河磨玉,而老河磨玉作为透闪石的一种,即广义和田玉,与河磨玉(岫玉)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二,将红山玉器归为和田玉材质是合理的,因为老河磨玉属于广义和田玉范畴。因此。
头像 米雪-游客 2025-06-19
因为当时的古人认为所有美石皆可为玉,甚至水石也可为玉,根据红山文化玉器出土资料分析,红山文化之中的玉器玉料种类大概有百种之多,只不过最为常见的是岫玉而已,而岫玉众多的玉料品种之中以河磨黄玉为最,其次为河磨黄白,青黄,黄绿等,除了河磨黄玉之外还有河磨绿,河磨青等。
头像 赵刚磊-翡翠爱好 2025-06-19
而如何看红山文化玉器的光泽,就是首先我们要掌握的基本常识,因为我们再看一件东西的时候,首先得看眼缘,如果一件东西的光泽形态都不能吸引你,那么这件东西就没有再看下去的必要了。红山玉器的材质多种多样,比较上好的玉质一般为河磨玉,这种玉质的红山文化玉器,由于其玉质本身硬度高,油性足。
头像 宋涛-翡翠商人 2025-06-19
◇ 玉质分析 再来看玉质,这件玉器采用的是白玉种,其成分以透闪石为主,即我们所说的和田玉。或许有人会提出异议,认为红山文化时期主要使用的是河磨玉。这里需要澄清的是,红山文化所采用的是 老河磨玉,这种玉石同样属于透闪石材质,因此也被归类为广义和田玉。它与岫玉类的河磨玉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
头像 高强伟-翡翠收藏家 2025-06-19
红山文化大都采用河磨玉,成型玉器的边缘或末端留有大量皮壳。磨光是又一重要特点。将片切割后的玉器再加以磨光,使玉器棱角圆而光滑。管钻孔技术同样熟练。单钻孔,对钻孔等都能在玉器上表现出来。装饰工艺上瓦沟纹、阳纹、阴刻等运用极大的突显玉质本身的立体感,层次感。青白玉,玉质温润,油性好,包浆饱满,似猪龙形,蛙形眼,有鼻纹,中开一孔,背亦开一孔,均为两面钻,可见钻痕,开口处不整齐,为线切割,有类似水银沁,器表有使用磨损痕迹。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红山文化时期玉鸟 长5厘米,宽6厘米 黄玉泛绿,玉质温润,包浆饱满。
头像 曾峻豪-翡翠达人 2025-06-19
红山玉器主要采用辽宁地区的透闪石玉和岫岩玉为原料,这类玉材密度高、硬度适中,色泽均匀且质地细密。由于当时人文活动范围有限,玉料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与江南良渚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玉料形成鲜明对比。鉴定时需注意:真品玉质温润,包浆饱满,常见黄白沁、褐红沁等自然沁色;而仿品多选用普通黄绿色岫岩玉。
头像 陈浩-翡翠文化传承者 2025-06-19
。2楼: 岫岩软玉的分类关于透闪石玉的分类。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最新文章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