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我真是被和田青白玉的坑给整麻了!🤯 朋友圈里各种打灯效果看得我眼花缭乱买回来的实物却总感觉不对劲。要么就是卖家滤镜太猛要么就是自己打灯姿势不对结果钱花了效果还一般般。这不我痛定思痛决定来个彻底的实测,看看这青白玉到底啥样才是真的!
青白玉打灯应该透光还是不透光?
青白玉打灯后,**透光但不失色**才是王道!透光太强说明太嫩,不透光又太老,青白玉讲究的就是那个“恰到好处”的通透感。我自己试过好几次发现用强光手电贴着打,能看到淡淡的青白色光晕,但又不会完全透过去,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好料子。那种一打灯就透成白光的,多半是石英岩冒充的,直接PASS!
个人感受:第一次打灯时差点被亮瞎,后来才明白“透而不散”才是精髓。
不同颜色的灯光对青白玉效果影响大吗?
**灯色决定命!** 黄光看油润,白光看结构,暖光看颜色。我试过用手机手电筒打,发现暖黄色光下青白玉特别显温润,但白光下能看清内部结构。卖家喜欢用冷白光打灯显得玉质特别“干净”,但实际到手可能没那回事。建议买玉前自己备个可调色温的手电,不同光线下多看看心里才有底。
小贴士:黄光下显油润,但容易掩盖瑕疵,买前务必用多种灯光对比!
打灯距离多远才合适?
这个真的有讲究!**贴着打看结构,拉开看通透**。我刚开始总喜欢把灯怼在玉上结果只能看到内部棉絮啥的还以为买到假货。后来请教老玩家才知道要看整体效果得把灯稍微拉开点(大概3-5厘米)这样既能看透光性又能兼顾整体效果。不过检测真假还得贴着打,看有没有气泡啥的。
打灯距离 | 适合观察 |
---|---|
贴着打 | 内部结构、真假 |
3-5厘米 | 整体通透度 |
青白玉打灯应该是什么颜色?
**青中带白,白中透青**才是标准答案!我买过一块号称“顶级青白玉”,打灯一看全透白,卖家解释说“这就是顶级的表现”,结果拿到手发现根本不是青白玉。正宗的青白玉打灯后应该是那种淡淡的青绿色光晕,边缘略带白色,像喝多了碧螺春后的那种感觉。若是完全透白,那可能是白玉,青白玉必须有那个“青”的底色。
实测心得:用手机手电打,看边缘处的颜色最准那里青色最明显!
打灯能看到棉絮是好是坏?
**棉絮≠差,无棉≠好!** 我以前也觉得棉絮就是瑕疵,后来才明白,天然玉石多少都有棉,完全无棉的可能做了处理。青白玉的棉絮应该像云雾一样均匀分布,而不是团块状的死棉。我买的那块好料,打灯能看到淡淡的云雾状棉,但整体通透度很好,这就是天然的表现。完全无棉的要么是假货,要么是经过高温处理,长期佩戴可能开裂。
记住:棉有三种,云雾状的是天然棉,团块状的是死棉,完全无棉的可能是假货。
打灯时应该怎么转动玉件?
**360度无死角观察!** 我刚开始打灯就傻乎乎地打一个方向结果漏掉好多细节。后来发现得像做CT一样全方位打光:先打正面,再打侧面,最后打背面。特别是边缘和凹凸处,这些地方最容易做假。我买过一块手镯,正面看完美,侧面打灯才发现接缝处颜色不对差点就踩坑了。现在买玉我必须360度打光,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 旋转打灯法:正面→侧面→背面→顶部→底部每个角度至少打3秒!
青白玉打灯和翡翠打灯效果怎么区分?
**青白玉是“透而不亮”,翡翠是“亮而不透”**。我刚开始分不清,老把翡翠当青白玉买亏了不少钱。后来发现,翡翠打灯后内部会有明显的“苍蝇翅”反光,而且整体感觉更亮,青白玉则是那种温润的透光没有那种刺眼的亮感。我现在的判断标准是:打灯后感觉像喝温牛奶的是青白玉,像看冰块的是翡翠。
打灯能看到小黑点怎么办?
**小黑点可能是好事!** 我第一次看到小黑点吓得不行,以为买到脏东西了。后来才明白,青白玉中的小黑点其实是石墨包体,是天然形成的特征。倘若这些黑点分布均匀,像撒芝麻一样,反而是好料子的表现。我现在的判断标准是:黑点分布均匀≈好料,黑点成团≈可能有瑕疵,完全无黑点≈可能经过处理。
经过这一轮实测我算是彻底明白了和田青白玉的打灯玄学。现在买玉前,我必须坚持“三看”:看透光性、看内部结构、看颜色表现。而且一定要自己动手打灯,别全信卖家展示。毕竟这玩意儿水深得很,不亲自验证,真的容易踩坑!希望这篇实测能帮到同样在青白玉坑里挣扎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