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翠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翡翠里那些烦人的白色云团,你是不是也遇到过此类情况:兴冲冲买回来的翡翠戴了一段时间或是换个光线下看,发现里面多了好多小白点、小白团?心都碎了吧?感觉就像精心呵护的孩子,突然长出了小雀斑扎心不?别急过来人带你捋一捋!
咱们先给这些小白团起个名,它们往往叫“棉絮”、“白棉”或“石花”,说白了就是翡翠内部那些白色、半透明到微透明的东西,有的像云雾有的像棉絮,还有的像小团块,看到它们你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完了买到假货/次品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
这些白色云团许多时候是翡翠在娘胎里(形成过程)就带上的“胎记”,就像人天生就有不同的长相一样,翡翠内部的矿物结晶不或许完美无瑕,结晶进展中有疏密不均,有的地方矿物析出不一样,或有其他矿物(比如钠长石、霞石、石英什么的)混进去,再加上或许有微小的裂隙,这些因素凑一起光线在里面跑来跑去一散射,嚯就形成了咱们看到的“棉絮”啦。
既然是天然形成为啥有的翡翠棉少,有的棉多呢?这跟翡翠的“出身”和“家境”有很大关系,咱们用大白话讲:
种水关系你懂的种水越好(比如玻璃种、冰种),结构越致密晶体排布越规整,棉就越少甚至几乎没有,反之种水差一点(比如豆种、糯种),结构疏松棉就相对多些。不过糯种里面也有棉少的好货,冰糯种更是个过渡地带,棉可能呈丝状少量还能增长意境美呢。
矿物成分:翡翠主要成分是硬玉但里面还混着其他兄弟。要是钠长石、霞石这些“捣蛋鬼”多,就简单形成棉。这些“棉”有时候也叫“石花”,看着像一团团花似的。
形成过程地壳深处的压力、温度变化,还有岩浆活动啥的过程越复杂,越不均匀棉就越多越杂。
加工工艺:虽然棉是天然的但加工师傅的手艺也会作用咱们看到的棉。切工、抛光都可能让棉看起来更明显或更模糊。
所以啊你看到棉多,可能只是这块翡翠的“基因”就这样,或是它的“家境”没那么优渥。别一上来就全盘否定它!
说到棉还有一个概念很关键“活棉”和“死棉”。这个区别直接关系到你的翡翠是不是越戴越好看,还是越戴越难看。
类型 | 活棉 | 死棉 |
样子 | 像云雾一样边界模糊和周围的底子混在一起。 | 像一片片、一团团的白色颗粒,边界清晰很实在。 |
通透度 | 相对通透光线还能透过去部分。 | 不透光像堵墙一样挡着光线。 |
作用 | 影响不大甚至少量活棉能增长灵动感,越戴越润棉可能变“化”开。 | 严重影响美观和通透性(水头),死死地钉在那里很难改善。 |
记住这个区别!买翡翠时尽量挑活棉少、死棉更少的。活棉虽然也有但感觉是“飘”着的不死板;而死棉就像个“疙瘩”,硌眼得很!
咱们收藏翡翠肯定关心价值。那么多棉是不是价值就归零了?当然不是!
影响价值的不是“有没有棉”,而是“棉多不多”、“棉好不好看”、“棉在哪里”。
所以啊别一看到棉就跳脚,多看看多比较结合种水、颜色、工艺一起判断。有时候一点恰到好处的棉反而让翡翠更有“灵魂”!
说了这么多给大伙儿划个重点,避免入坑:
接纳不完美翡翠是天然宝石棉是常见现象。追求完美无瑕?那成本高到离谱咱普通人玩不起,学会欣赏它的天然美涵盖那些“胎记”。
看种水定基调种水是基础。种水好的棉少是常态;种水一般的,棉多点也正常,别拿豆种的标准去需求冰种。
区分活棉死棉买之前多打光看看棉是“飘”着的还是“钉”在那儿的?尽量避开死棉扎堆的。
分布是关键:棉分布均匀、细小、不影响整体美观和颜色发挥的,能够接纳,棉大块、集中、挡手挡眼的,果断PASS!
结合整体看:别只盯着棉看还要看颜色是不是鲜艳、质地是不是细腻、雕工是否精湛。有时候一块棉稍多但颜色顶级、雕工绝妙的翡翠,可能比棉少但颜色平淡的更有价值。
多看少买多问少冲动:翡翠水深多逛逛市场多看看实物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或信誉好的商家,别一时冲动看到便宜就上结果买回来一堆“棉絮炸弹”。
量力而行:依照本身的预算和喜好来选。不要盲目追求高价值找到自身喜爱且能接纳的平衡点最关键。
记住收藏翡翠是个享受过程,是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那些白色云团有时候也是大自然赋予翡翠的独到印记,咱们要做的是学会辨别,理性看待而不是被它们吓倒。
作为过来人我也有过因为棉多而懊恼的时候,真的心里那个堵啊。😩 但慢慢琢磨透了才发现,很多所谓的“瑕疵”换个角度,也是特点。关键是咱们得懂行心里有谱。
期待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收藏路上咱们一起学习一起避坑,找到属于本身的那块心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