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好者看过来!这件玉牌是哪个时期的?有点困惑

来源:翡翠
吴佑诚-翡翠新手 | 2025-05-25 18:31:2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古代爱好者看过来!这件玉牌是哪个时期的?有点困惑

对于古代玉器的爱好者来说,兽面纹玉牌无疑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文物。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工艺水平。面对一件双面相兽面纹玉牌,你可能会困惑:它究竟属于哪个时期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制作的黄金时期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就包含双面相兽面纹玉牌。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地区,其玉器制作工艺精湛,形制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高度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战国时期:文化的传承

战国时期,兽面纹玉牌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夏商时期,玉礼器上多雕刻兽面纹,夏代兽面纹图像主要具有“知神奸”的功能;“商代青铜器兽面纹造型狰狞恐怖是为了昭示神的功烈和权威以突出和加强地上的王权即为‘昭帝功’服务”。
西周时青铜器兽面纹的简约古朴,造型趋向柔和;装饰纹样组合既可作装饰,又具备“明鉴戒”的礼仪教育功用。同时兽面纹亦被称为饕餮纹、正面龙首纹等,但无论如何,兽面纹应属于一种人们想象出来,且赋予了某种内涵的神秘怪兽,而非诸如马首、牛首之属的写实动物。

兽面纹的历史演变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流行什么时期

考古资料显示,玉器上最早的兽面纹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在商代晚期、西周、东周、秦汉时期较为流行。兽面纹形态繁复、富于变化,尤其商代晚期到汉代。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流行于什么时期?答案是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玉牌工艺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双面兽面纹玉牌成为了贵族阶层喜爱的珍品。

文物名称 文物年代 文物来源 文物数据
兽面纹玉牌 春秋晚期 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 长1厘米、宽5厘米、厚0.2厘米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流行什么时期

兽面纹玉牌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制成,玉质细腻,经沁蚀后显现出鸡骨白色。整体为扁体片状,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上、下端居中各钻一个小圆孔。

兽面纹的象征意义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流行什么时期

兽面纹是古代玉器和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也是研究先秦文化演变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兽面纹与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其发展过程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又反映了人们追求美、重视美的愿望。

结论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但真正流行起来的时期是战国时期。这件玉牌不仅展示了古人的工艺水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古代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无疑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注:本文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文物年代和来源请以专业考古资料为准。)

大家还看了:

精彩评论

头像 胡强伟-翡翠挖掘达人 2025-05-25
。兽面纹是古代玉器和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也是研究先秦文化演变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兽面纹与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其发展过程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又反映了人们追求美、重视美的愿望。兽面纹在商代已出现,西周时渐趋流行。至战国时期则演变为几何纹饰,在战国时已十分成熟。
头像 戴丽-翡翠设计 2025-05-25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流行于什么时期? 双面相兽面纹玉牌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涵盖部分具有兽面纹元素的玉器。这些早期作品虽然尚未完全发展成双面相兽面的形式,但已显示出后来玉牌设计的基本雏形。到了商代。
头像 高涛丹-翡翠设计师 2025-05-25
金镶玉饰嵌余晖,饕餮纵横纹经纬。青铜器上绿松缀,二里头,夏都魁,形成荒蛮褪。——万斯年·宝藏(启蒙奠基)15克银币(兽面纹铜牌)中华民族从部落发展成为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促进了社会的演变和进步,一件件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宝级文物在历史长河中存世至今。兽面纹作为器物装饰图案,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李学勤先生在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一文中,将浙江反山、瑶山等良渚文化考古发掘的玉琮、玉梳上兽面的形象,与商代青铜器饕餮纹进行对比,从兽面的形态、兽角、兽眼、兽口等部位及辅助纹饰等8个方面展开分析。
编辑:吴佑诚-翡翠新手 责任编辑:吴佑诚-翡翠新手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古代爱好者看过来!这件玉牌是哪个时期的?有点困惑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