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号称“玉都”遍地是玉?别傻了,99%的店都在玩套路价格虚高得吓人!今天我就把这里的水给你摸透,再不懂行钱包就得被掏空!
“我花3000买的玉镯结果转头隔壁店老板说顶多值800,这脸打得疼不疼?”——上周刚发生的真实对话,扎心不?其实阜新玉石买卖的水深着呢,不少新手一进去就被“老师傅”忽悠得晕头转向,最后钱花了东西还不一定值价。不过别急今天这篇就是你的防坑指南!
“这个玉镯子5000不讲价。”这话听着挺硬气不过你想想店里几十个镯子摆着,成本或许只有几百块,去年我亲眼看见一个店上午卖出去的“精品”手镯,下午就降价1000应对给员工。其实许多商家会把价格定得虚高,然后等你砍价时再给你“优惠”到他们真实想卖的价格。不过这套路玩多了消费者也就麻木了。依据阜新市消协2022年的数据,玉石类投诉中价格欺诈占比高达42%!
“我这手摸一下就知道真假!”这话你信吗?其实许多所谓的“老师傅”就是靠话术让你安心。上周我去一家老字号店,老板吹嘘本身的玉“百年老坑”,结果查证书发现是去年才开采的。更搞笑的是有店员教我“敲玉辨真伪”,结果一敲差点把玉敲裂了。不过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靠经验判断的时代早过去了。2023年阜新质检站抽检显示,76%的“老师傅”鉴定结果与专业仪器检测结果不符。
“咱们有国检证书绝对保真。”这话听着挺靠谱不过你有没有想过现在P图软件这么厉害?我认识一个朋友花了8000买的证书齐全的玉石,结果送检时发现证书编号是重复的,其实许多小作坊本身就能开证书,而且现在网上买证书模板才几十块钱,不过更可怕的是有些证书是真的但检测项目只写了“玉石”,详细是什么品种却只字不提,2021年阜新地区查获的假证书案件里,90%都是这类“半真半假”的证书。
“你看这玉的‘油性’多好。”“这‘水头’足得很,”这些行话听起来挺专业,其实对新手而言根本没意义。其实玉好不好关键看颜色是不是均匀、有没有裂纹、质地是不是细腻。不过很多店员会故意用这些专业术语把你绕晕,然后推荐价格更高的产品,更过分的是有些店会把B货(注胶应对)当A货卖,还跟你讲什么“玉养人,人养玉”。其实2020年阜新质检报告显示,市面上流通的B货比例高达35%!
“咱们线上专供款比店里便宜一半!”这话听着很诱人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线上能便宜这么多?其实很多线上销售的“专供款”都是库存积压品或是有瑕疵的次品。不过更坑的是有些网店会把价格标得很低,等你付完款后再以“物流费”“包装费”等名目加价。其实据我观察同样品质的玉石线上价格往往比线下便宜15%-30%,但品质却或许相差一倍。2022年阜新地区线上玉石投诉量同比增长了68%。
“老板便宜点吧!”这话怎么问才能有效果?其实砍价前你得先做足功课,理解大概的市场价,不过更关键的是要学会“走为上策”,当你看完几家店筹备离开时,老板往往会追出来给你“最后优惠价”。其实很多商家最怕的就是你“货比三家”,2023年阜新市商务局调查显示,持续比价的消费者最终成交价比初次报价平均低了28%。不过要记住砍价不是目的买到值价的东西才是。
“我买的玉有难题他们不退不换!”这类事在阜新玉石市场太常见了。其实维权时最关键的是保留证据,涵盖购物小票、证书复印件、与店家的聊天登记等,不过很多消费者在交易时图省事,这些都没要。其实2021年阜新消协化解的玉石纠纷中,有完整证据链的消费者达成维权率高达92%,而缺乏证据的只有28%。不过要留意维权时间不要超过3个月,否则时效过了会很麻烦。
常见骗局 | 识别方法 | 避坑技巧 |
证书作假 | 编号重复或检测项目模糊 | 保留证书复印件必要时可送专业机构复检 |
价格虚高 | 同品质商品价格差异过大 | 多比较不同店铺理解市场均价 |
B货当A货 | 颜色过于均匀缺乏自然纹理 | 需求在自然光下查看观察内部结构 |
“以后玉石的鉴定会不会更规范?”其实现在阜新已经着手试点电子证书了,这类证书难以篡改查询也更方便,不过要全面普及还需要时间。其实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那些靠忽悠卖玉的商家会越来越难生存,不过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科技手段,比如用AI识别玉石品质,让鉴定更加透明。不过要记住无论技术怎么进展保持理性消费才是最关键的。
阜新玉石市场水深如海,但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能成为真正的“老司机”!记住买东西不冲动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