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 > > 正文
20258/10
来源:陈明-翡翠爱好

一个玉器爱好者在古玩市场被玻璃光迷惑,到底值不值得买?(揭秘实测)

字体:

一个玉器爱好者在古玩市场被玻璃光迷惑,到底值不值得买?(揭秘实测)

前几天我在古玩市场逛的时候,看到一个摊位上摆着几块看起来特别亮的“玉”,那光是真够闪的我一下就心动了。结果一问价格我差点没跳起来,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根本不是玉是玻璃。我当时那个气啊感觉像被人骗了一样。


1. 什么是玻璃光?

玻璃光就是那种特别亮、特别透的光,看起来很像玉但其实是玻璃做的。

清中期玉器的玻璃光

许多骗子会用玻璃冒充玉,因为玻璃便宜还简单造假。

玻璃光和玉的光泽不一样,玉是温润的玻璃是冷冰冰的。

倘若你看到一块玉特别亮,一定要小心或许是玻璃。

玻璃光就像是“假货”的标志。


2. 玉和玻璃怎么区分?

能够用手摸玉比较凉,玻璃更冷。

用放大镜看玉有纹理,玻璃没有。

敲一下玉声音清脆,玻璃声音闷。

玉会发热玻璃不会。

别光看外表要动手试试。


3. 为什么有人会被玻璃光骗?

因为玻璃光太像玉了看起来挺贵的。

许多人不懂行一看就以为是好东西。

骗子知道你不懂就拿玻璃来骗你。

有时候连老手也会被骗。

别被外表骗了要看本质。


4. 怎么避免被玻璃光骗?

多学点知识别光听卖家说。

找个懂行的朋友一起去。

不要贪便宜便宜没好货。

买之前多看看别急着下手。

记住一句话眼见不一定为实。


5. 买玉需要留意什么?

别信任“大师”、“祖传”这类说法。

要找正规渠道别乱买。

买前多查资料掌握玉的种类。

不要被情绪左右冷静一点。

买玉就像谈恋爱得慢慢来。


6. 玻璃光有什么危害?

花冤枉钱买到假货。

作用对玉的信任以后不敢买了。

或许被别人笑话丢脸。

浪费时间精力还得重新找。

别让假货毁了你的爱好。


7. 有没有办法测试真假玉?

清中期玉器的玻璃光

能够用紫外线灯照玉会发光。

清中期玉器的玻璃光

用小刀轻轻刮玉不会掉渣。

用水泡一泡玉会变色。

也能够找专业的人帮忙鉴定。

别本身瞎猜靠谱点。


8. 玉器爱好者应怎么入门?

先看书掌握基本知识。

多去市场实地看看。

参加线下活动结识朋友。

别急着买慢慢积累经验。

兴趣最要紧别被金钱左右。


这次被玻璃光骗的经历让我长记性了,以后买玉一定得擦亮眼睛,别再当“韭菜”了!emoji

精彩评论

头像 詹刚-翡翠收藏家 2025-08-10
玻璃光看似光滑,其实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其有两大特征:一是玻璃光玉器的表面,并非光滑干净的,而是布满细密的打磨痕迹,杂乱无章,带有包浆,不是新的;二是玉表常常伴有橘皮纹,如水波荡漾,异常精美。一般来说,玻璃光玉器尽量不要用手盘玩,时间久了,光气容易褪去,慢慢成为柔和的宝光。这件清中期的玉灵芝君子佩,正面以浮雕和镂空技法精心雕琢了四朵灵芝,背面则以阴刻手法呈现灵芝的纹理,经络清晰,沟壑纵横,栩栩如生。器物制作精湛,刀工清晰可见,打磨得细致入微,整体呈现出迷人的玻璃光泽,沁色自然且深沉。这件玉器上的砣痕、沙感、接刀痕、拉丝痕、玻璃光、沁色以及老化磨损痕迹等,丰富而细腻。
头像 秦静-玉商 2025-08-10
说说玻璃光包浆 这件战汉双龙玉珩复合件,凸显了玻璃光包浆的最大特征,出自水坑,灰皮盘尽后,玉质变通透,纹饰面除沟底没有办法盘玩到,玻璃光包浆布满全器。背面为平面,恍惚就是一面镜子。
头像 刘佳-翡翠设计师 2025-08-10
玻璃光,这一术语在古玉研究中常被提及,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玻璃光泽,而是指玉器表面呈现出的一种坚硬而明亮、犹如镜面般的光亮效果。这种玻璃光现象,在春秋卷云纹玉璧等珍贵文物上尤为明显,为古玉鉴定与鉴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备玻璃光泽的玉器,其琢工往往极为精湛,表面平整度极高,光洁亮丽,反光效果显著。首先,优质的原材料是玻璃光形成的物质基础。**玻璃光部分依赖于玉石材质的细密与温润,和田玉等优质材料为此提供了重要基础。**其次,精湛的工艺也是不可或缺的。玩赏古玉的玻璃光,对工艺精细度要求极高,包含使用精砂及兽皮进行的高密度修正和抛光。最后,玻璃光的形成还与后天的养成密切相关。
头像 郭丹杰-珠宝商 2025-08-10
到了战汉,打磨工艺更是到了顶峰,正是由于打磨的更加精细,才会出现了大量玉器上的玻璃光,这是战汉玉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唐代玉器既没有如汉代的那种玻璃光泽,也没有明代的那种亮光,而是打磨出一种哑光,这种光泽,并不能将玉质的温润表现出来,与清中期的那种蜡光不能同日而语。也就是说。
头像 马波辉-翡翠设计师 2025-08-10
老的古玉的玻璃光是含蓄内敛的,初看虽然颇有玻璃光折射感,但是细细观察,他的每一寸光线都是内敛的柔和的,犹如一道深入骨髓的寒光内敛,并非似镜子光那样照出人影的,且光气成片的折射,折射光处,根本看不清玉器表面的风化与光气内敛 这类属于典型的镜子光。
头像 苏浩宇-翡翠零售 2025-08-10
玻璃,又称“琉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光芒。古人往往以“光明洞彻”“光凝秋水”等词来形容它的至美。玻璃始于西周,盛于清代。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匠人们将中西元素相结合并创造出独特的玻璃器。在工艺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细腻。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也很讲究,一般细光处看不见琢镞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清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 清代中期以后。
头像 郑涛-翡翠分析师 2025-08-10
是指玉器表面存在的一种硬亮挺括、光亮如镜的亮光,并非实指该玉器的光泽与玻璃的光泽一般。有玻璃光的玉器,琢工必定相当精美,其表面分外平整、光洁亮丽、反光明显,与普通玉器的柔和光泽明显不同。 高古玉表面的玻璃光成因有三: 一是那时玉器用料多是和田籽料,材质细腻润泽;二是那时玉器的打磨工艺极为特殊。
头像 范泽楷-翡翠爱好 2025-08-10
(一)古玉玻璃光的特点。通观馆藏和一些民藏玻璃光古玉,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广泛性。玻璃光多见于战汉古玉,但并不仅限于战汉古玉才有玻璃光,文化期古玉、夏商古玉、西周古玉也不乏玻璃光的存在。战汉之后,宋代、元代、明古玉有的也存在玻璃光。 馆藏红山文化玉猪龙 二是流动性。-清代文献玉纪记载,持续盘玩优质和田玉可在30-50年内形成玻璃光,现代实验也证实每日摩擦2小时,约需20年(数据源自地质大学玉器风化模拟报告). 三,影响时间的关键因素 玉种差异: -和田玉:因硬度高(莫氏6-5),自然形成需千年以上. -岫玉:硬度较低(莫氏5-5)。
【纠错】 【责任编辑:陈明-翡翠爱好】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106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