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 > > 正文
20257/27
来源:杨丹伟-翡翠新手

(揭秘+攻略)古玉收藏家必看!碳化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3个关键点让你一眼识破真伪!

字体:

揭秘+攻略|古玉收藏家必看,碳化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3个关键点让你一眼识破真伪,

古玉收藏讲究的是眼力与经验。碳化现象是判断真假的关键依据之一,今天咱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 碳化是什么?

古玉在地下埋藏数千年,会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发生各种变化,其中碳化是一种常见现象。

  • 碳化沁墓葬遭遇火灾玉器表面碳化变黑。
  • 水银沁汉代贵族用水银防腐形成银灰色金属光泽。

其实这两种现象都或许出现在古玉上,但它们的特征完全不同。

2. 怎样分辨真假?

古玉表面的碳化

观察碳化痕迹是辨别真假的关键。

  1. 烤色做旧(表面干裂无层次)假货常采用火烤途径表面干裂没有自然层次感。
  2. 玄妙黑沁真正的黑沁有层次且透光性差,
  3. 铁元素渗入部分学者认为铁元素与玉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黑沁。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黑沁是有机物加热碳化所致。

留意:水银不溶于水难以渗入玉质内部,所以“水银说”并不完全成立。

3. 碳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古玉在长期入土进展中,受环境和材质作用会出现蚀孔。

水流冲击:表面玉质致密蚀孔开口小;内部结构疏松,侵蚀加剧形成倒漏斗状结构。

高温应对:实验表明浅色透闪石玉器在加热后会呈现棕黑色或黑色。

古玉表面的碳化

铁元素反应:钱宪和先生检测发现黑沁部位铁元素含量高,推测是铁离子渗入造成透闪石转化为阳起石。

土壤有机质:刘如水先生认为土壤中的有机质渗透、氧化及三价铁离子侵入,共同导致黑沁。

4. 鉴定小技巧

观察包浆真正古玉经过盘玩会有温润光泽而仿品则呆板无神。

植物根茎印痕:某些植物酸性物质侵蚀玉面,留下根须状印痕。

孔洞内碎石仿品常有明显人工痕迹,而真品更自然。

碳化痕:古人有“灸玉”习俗碳元素扩散形成点状分布。

织物纤维:长期佩戴或包裹会留下纤维痕迹。

驱邪矿物残留:若干古玉被朱砂、赤铁矿等包裹。

5. 常见误区

有人误以为黑沁一定是水银所致,其实不然。

化学颜料染色:将黑色颜料溶解后浸泡玉石,颜色深浅不一。

烟熏火烤法:用炭火烤玉再涂抹蜡油碳化成黑色。

这些方法虽然能模仿黑沁,但缺乏自然层次和真实包浆。

6. 总结

古玉的碳化现象是自然与时间的产物。

理解其成因促进识别真伪。

记住这三个关键点:

  • 看碳化是不是自然
  • 看黑沁是不是有层次
  • 看包浆是否温润

假如你也喜爱古玉不妨多观察、多学习。

收藏之路贵在持续与积累。

精彩评论

【纠错】 【责任编辑:杨丹伟-翡翠新手】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106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