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两天我表哥差点被坑了,他想买个翡翠手镯送丈母娘,结果在市场上看到个"极品"货,卖家说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蝇翅效应"是天然翡翠的标志,我表哥一激动就要掏钱,还好被我按时拦住,现在想想都后怕这要是买了假货那几万块不就打水漂了?现在网上太多人被这些专业名词忽悠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个"翡翠蝇翅"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不上当。
简单而言翡翠的"蝇翅"就是咱们在阳光下看到的那些亮晶晶的小点点,像苍蝇翅膀一样反光,这其实是翡翠里的一种矿物成分(硬玉)在光线下形成的闪光,但是,重点来了不是所有闪光都是"蝇翅",更不是没有闪光就是假的!许多人就被这个表象骗了。
很多人以为看到闪光就是真翡翠,没闪光就是假的,这完全是误区!天然翡翠确实有"蝇翅",但经过应对的B货、C货甚至某些合成翡翠,通过特殊工艺也能做出类似效果,所以看到闪光别急着高兴,看到没有闪光也别急着否定,关键在于观察这些闪光是不是自然分布,大小是不是均匀形状是不是多样。天然翡翠的"蝇翅"往往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就像大自然随手洒下的碎钻,而假的往往排布整齐得有点假。记住一句话"闪光不等于真不闪不等于假"。
我有个朋友就吃过这个亏,他花2万多买的"高冰种"翡翠,卖家指着闪光说"你看这蝇翅多明显",结果回来一查根本不是A货。气得他直接把翡翠扔在桌上,那"蝇翅"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又心酸。
种水不同"蝇翅"表现天差地别。种老的翡翠(比如老坑玻璃种)晶体结构紧密,"蝇翅"细小而密集反光强烈;而种嫩的翡翠(比如豆种)晶体粗大,"蝇翅"就明显得多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颗粒感,所以别拿豆种的"明显蝇翅"去跟玻璃种的"微弱闪光"比,这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简单记:"种老闪得细种嫩闪得粗"。
上次在展会看到个玻璃种手镯,卖家特意强调"你看这蝇翅多细",我凑近一看那闪光简直跟月光一样柔和,完全不是那种粗犷的"苍蝇翅膀"。旁边一个豆种吊坠那"蝇翅"简直闪瞎眼一看就是粗晶体。所以说看"蝇翅"还得结合整体质地,不能单独看。
这可能是最让人防不胜防的一点!B货翡翠(注胶应对)虽然结构被毁坏,但硬玉矿物还在所以依然可能有"蝇翅",更坑的是某些C货翡翠(染色应对)假使工艺好,甚至能做出比天然翡翠更明显的"蝇翅"。所以光靠"蝇翅"判断简直是送人头!
我认识个珠宝商专门教人怎么鉴别翡翠。他说最逗的是有些假货卖家会故意把"蝇翅"做得特别夸张,还跟买家说"这可是极品表现"。结果一检测全是注胶染色的B+C货。所以说看到过于完美的"蝇翅",反而要警惕。天然的东西哪有那么多整齐划一?
这个知识点简直是鉴定中的隐形杀手!你在某个角度看到满眼闪光,换个角度可能就啥也看不到了,卖家常常会用特定角度拍图或展示,让你看到最完美的"蝇翅"效果。所以买东西时一定要多角度观察,尤其是侧面和暗处。天然翡翠的"蝇翅"在不同光线下应有变化,而假的往往只在特定角度有效。
我有个表妹就上过当在网上看中一个手镯,卖家视频里那"蝇翅"闪得她心花怒放。结果收到实物换个角度一看那闪光立马消失了大半,气得她直接给卖家发了个"呵呵",最后退货了事。所以说网购翡翠一定要多要角度图,最好有视频而且要动态展示。
天然翡翠的"蝇翅"应是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就像大自然随手洒下的星星。若是看到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的"蝇翅",那基本就是假的。 天然翡翠的"蝇翅"常常在表面更明显,越往里层越弱。所以别光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见过一个特别逗的假货,那"蝇翅"排列得像围棋棋盘一样整齐,大小完全一致一看就是机器化解的。卖家还吹嘘这是"顶级工艺",结果价格比真品还贵。现在想想那些假货做得这么假买家是怎么看上的?真是让人无语。
记住这3步小白也能看出个大概!
真假特征 | 天然翡翠 | 应对/假翡翠 |
---|---|---|
蝇翅大小 | 大小不一 | 大小均匀 |
分布情况 | 不规则分布 | 整齐排列 |
光线变化 | 多角度变化明显 | 特定角度才明显 |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买翡翠别只盯着"蝇翅"不放。它只是众多判断标准中的一个,而且往往是最不靠谱的一个。多看多学实在不行就找专业机构鉴定,别怕麻烦。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