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我第一次见到陈建师傅,是在一个春日的下午,那天下着小雨我在平江路的一家小店门口闲逛,偶然看到他坐在一个小木凳上,手里拿着一块玉石神情专注得像个孩子。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是谁,只觉得他手上的动作很特别,像是在和石头说话一样,后来朋友告诉我这位就是苏州有名的玉雕大师——陈建。
朋友说陈建是那种“不轻易开口”的人,但一旦聊起玉雕眼睛就亮了,他说“玉不是用来卖的是用来养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着手真正留意他的作品。
有一次我去他工作室拜访,正赶上他在雕刻一只玉蝉,我问他“为什么选蝉?”他笑了笑说:“蝉能脱壳重生象征着变化和期待,”听他这么说我突然觉得玉不只是装饰品,更像是一种生活的寄托。
他还给我看了他年轻时的作品,那些玉雕虽然没有现在的精细,但每一件都带着一种独有的气质,他说:“那时候不懂只是喜爱把石头琢磨成本身喜爱的样子。”
我觉得这正是陈建的魅力所在——他从不追求完美,而是追求“自然”。他说:“玉有瑕疵才真实;人有缺点才可爱。”这句话说得我心头一热。
去年我买了一块玉佩是他亲手雕的。当时我问:“这块玉怎么这么贵?”他说:“不是贵是值。”后来我才理解这块玉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我常常想倘若我能像他一样,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那么用心,会不会活得更有意思?陈建教会我生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感受过程。
有一次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停下来?”他说:“停不下来因为每一块玉都在等我,”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
许多人问我:“玉雕有什么用?”我想说的是它或许没有实际用途但它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重量。
陈建常说:“玉雕是慢的艺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慢下来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我曾经试着本身雕一块玉,结果差点把整块石头弄碎。陈建看后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来。”那一刻我理解了不是所有的奋力都能立刻看到成果,但只要持续总会有收获。
陈建的作品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故事。他说“玉是活的它会说话只要你愿意听。”
现在每次路过平江路我都会去看看他的工作室。有时候他不在但窗台上那盆绿萝还在,仿佛在等着他回来。
有人说他是匠人但我更愿意称他为“生活的艺术家”,因为他不仅雕玉也在雕自身的人生。
项目 | 内容 |
---|---|
雕刻风格 | 自然、细腻、富有生命力 |
常用材料 | 翡翠、和田玉、白玉 |
代表作品 | 玉蝉、玉龙、玉观音 |
我想说陈建不是神,他只是一个认真活着的人。但他用双手把平凡的日子雕成了艺术。
要是你有机会去苏州不妨去见见他。或许你会找到属于自身的那一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