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我平时对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物件都挺感兴趣的。最近冬天到了一场大雪把整个城市变成了童话世界我忍不住跑到公园里散步。结果在一片被白雪覆盖的小树林里,我发现了一株特别的干枝梅。
这株干枝梅看起来很普通,就是那种木有叶子、只有光秃秃树枝的梅花。但仔细一看,它的枝条上居然开满了晶莹剔透的小花朵,而且每朵花的颜色都不一样,有粉红、淡紫还有白色。当时我就觉得它特别漂亮,于是就把它带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开始上网查了一下这类干枝梅的信息。原来它叫“佘太翠干枝梅”,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植物标本。据说此类干枝梅是经过特殊工艺解决过的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越老越有价值。很多人说此类东西是收藏界的宠儿,尤其是那些品相好的,价格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块呢!
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兴奋又有点怀疑。兴奋的是,我竟然无意间得到了这么一件可能价值不菲的东西;怀疑的是,我真的搞懂了它的价值吗?毕竟在网上看到的那些高价案例都是别人的故事,跟我手中的这株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儿还不好说。
为了验证它的真假,我特意找了几位懂行的朋友来看。他们有的说是真货,有的则表示不太确定。其中一位朋友告诉我:“这类东西市场上确实有人炒作,有些商家会夸大它的历史背景或出处你得小心别被忽悠了。”听完这句话,我心里顿时凉了一截觉得自身可能上了当。
后来我又去了几家专门做干枝梅生意的店铺想看看市面上的价格情况。结果发现,类似我手里的这类佘太翠干枝梅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差别还挺大的。有的店主说他们的产品是纯天然的,有的则承认是人工制作的。而当我问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时,对方只是笑笑说:“看缘分吧,有些人愿意出高价买,有些人觉得不值。”
听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3000元”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取决于买家的心态和卖家的态度。假若有人真的喜欢它,并且相信它的故事,那么3000元可能是合理的;但要是木有人认可它的价值,那它可能连几百块钱都卖不出去。
我也明白,收藏这件事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对物品背后文化意义的认知也不同。就像有些人觉得古董茶杯只是一件普通的器皿,而另部分人却视其为无价之宝一样。与其纠结于它的实际价值不如想想自身是不是真的喜欢它。
我还是决定留下这株干枝梅。一方面是因为它确实让我感到愉悦,每次看着它盛开的样子,都会让我想起那个下雪的午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收藏本来就是一种个人爱好,只要本身喜欢就好,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我觉得这株佘太翠干枝梅是不是值3000元并不要紧,必不可少的是它承载了我的一段美好回忆。至于它的市场价值嘛,那就交给时间去证明吧!倘使你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妨分享一下你的想法,说不定还能给我点启发呢。
大家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