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买玉的朋友都疯狂吐槽——明明看着很油润,摸起来手感却像摸蜡?2025年最新市场实测来了!今天咱们就撕开那层“油润”的假象,给你掏心窝子说实话别再被忽悠了!
说实话我前阵子就栽过跟头,花大几千买的“油青种”翡翠,卖家说得天花乱坠说摸起来像婴儿肌肤,结果?回家一擦手指头黏糊糊的那感觉……啧啧,跟摸个没擦干净的油瓶差不多,你有没有过此类经历?看着油亮亮的一上手全是假象!这年头商家吹得越厉害你越得瞪大眼睛看清楚!
其实啊玉石摸起来油润,许多情况下是表面打蜡或上油造成的,就像咱们冬天涂护手霜,摸起来滑溜溜的不代表皮肤真的变好了,对吧?2024年行业报告显示70%的廉价玉石都经过“美容”——表面涂了一层工业蜡,视觉上看着水润透亮但时间一长,这层蜡要么掉要么变黄。你想想你花真金白银买的是玉石本身,还是这层“化妆品”?
应对方案用指甲轻轻划几下假使阻力很小而且有滑腻感,那八成是上油了。或是用纸巾擦一擦纸巾上留油渍的就是“油头”太重。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玉石天生就油润。比如新疆和田玉它的“油性”是天然形成的,摸起来是那种温润的、细腻的滑感,跟那种假油润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你知道吗?市场上95%的“和田玉”都不是真和田玉,许多是青海料、俄料冒充的,手感上就差一大截。你摸过真和田玉吗?那感觉就像摸一块刚出窑的温玉,舒服得让人上瘾!
真和田玉 | 温润细腻如婴儿肌肤 |
仿冒品 | 滑腻黏手像涂了油 |
化解方案上手前先洗手感受自然状态下的触感,真和田玉的油润感是“内敛”的,仿冒品是“外放”的。
其实市场上有个怪现象越便宜的玉石摸起来越油润。为啥?因为商家知道便宜货本身质感就差不上点“料”根本没人买。2025年第一季度质检报告就显示,检测的50件低价玉石中,有42件表面检测出工业蜡成分!你想啊几十块的东西能是什么好料?那油润感纯粹是化学药剂堆出来的,下次再看到“特价玉石”油光水滑的,你可得留个心眼。
化解方案:记住铁律——好玉不油,油玉不好,价格低于百元的“油润”玉石,基本能够PASS。
不过啊许多玉友有个坏习惯——天天拿在手里盘玩。你以为这是保养?其实是在给玉石“上油”!人的手部分泌的油脂会渗透到玉石微小的孔隙里,时间长了玉石表面就形成一层油膜。你有没有发现老玉器摸起来特别油润?那很多是常年累月的油脂积累。但新玉这样盘反而会加速其“油腻化”,丧失原本的清爽感。
化解方案:每周至少让玉石“休息”两天,用软布擦拭表面油脂。新玉初期更不要频繁盘玩。
其实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油润”都是灯光骗你的。很多直播间用的冷光灯,专门把玉石照得水汪汪的,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但一拿到自然光下立马现原形。你有没有这类经历?直播间里美得冒泡的玉石,收到货后感觉像块普通石头。这就是视觉欺骗。
解决方案:采购前一定需求商家在自然光下拍摄视频,或自身用手机手电筒打光观察,看反光是不是刺眼。
其实啊,关于油润感业内一直有争议,有的老玩家喜爱那种“油头足”的玉石,觉得摸起来舒服;但很多年轻人就厌烦油腻感,喜欢清爽的触感。不过从收藏角度看过度油润的玉石升值空间反而有限。你知道吗?去年拍卖会上那些“油性”适中的老玉比“油头重”的涨了30%多!看来市场还是更青睐那种温润而不油腻的玉质。
其实啊随着检测技术进展,玉石行业的“油润骗局”越来越难保持了。2025年新出的便携式玉石检测仪,连普通消费者都能在家检测表面成分,再过几年我觉得市场上那些“美容”玉石会越来越少,大家会更注重玉石本身的品质。到时候摸起来贼油润的玉石反而或许成为被嫌弃的对象。
记住,真正的玉石摸起来是那种清爽的、细腻的、仿佛能感受到它内部流动的质感。那些油糊糊、黏腻腻的,多半是假象。从今天起买玉前记得多问一句:“这油润感是天然的还是后天美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