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 > > 正文
20257/1
来源:祁峰-翡翠零售

3个让你一眼看穿高古玉包浆的秘诀(揭秘+实测)

字体:

3个让你一眼看穿高古玉包浆的秘诀(揭秘+实测)

高古玉包浆,岁月的馈赠,自然的杰作。它不仅是古玉身份的象征,更是鉴别真伪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高古玉包浆的奥秘,教你3个秘诀,让你一眼看穿!

揭秘高古玉包浆的形成

其实,高古玉包浆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时间和环境。在漫长的岁月中,古玉与土壤、水、空气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层独特的包浆。

1. 时间的作用

时间,是包浆形成的首要条件。古玉在地下埋藏数千年,表面逐渐氧化、风化,形成一层自然的包浆。这层包浆,就像是岁月的印记,见证了古玉的沧桑历程。

2. 环境的影响

环境,则是包浆形成的催化剂。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包浆。比如,水坑古玉的包浆,通常呈现出玻璃光质感;而甘坑古玉的包浆,则更加温润内敛。

3个一眼看穿高古玉包浆的秘诀

  1. 观察光泽:高古玉包浆的光泽,通常是内敛而温润的。它不像新玉那样刺眼,而是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比如,玻璃光包浆,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柔和的光芒。

  2. 触摸质感:高古玉包浆的质感,通常是细腻而光滑的。用手指轻轻触摸,你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温润感。这种质感,是任何人工仿制都无法比拟的。

  3. 高古玉的包浆是什么样

    检查分布:高古玉包浆的分布,通常是自然而不均匀的。它不会像新玉那样,整器均匀一致。相反,它会根据玉器的形状、纹饰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状态。

实测:玻璃光包浆的双龙玉珩复合件

说到玻璃光包浆,不得不提这件战汉双龙玉珩复合件。它可是玻璃光包浆的典型代表,堪称经典教材!

  • 水坑出产:这件玉珩出自水坑,灰皮盘尽后,玉质变得通透,纹饰面除沟底无法盘玩到外,玻璃光包浆布满全器。
  • 全器玻璃光:背面为平面,宛如一面镜子;底面也全是玻璃光包浆。所有藏品中,全器玻璃光包浆的仅此一件!
  • 经验之谈:水坑古玉出现玻璃光包浆的可能,比甘坑玉要多得多。

高古玉的包浆,恰似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这层温润如玉的外衣实为高岭石的杰作。当玉石在漫长的水浸环境中沉睡,其内部的高岭土便如同晨露般悄然析出。在时光的淋滤作用下,这些细腻的矿物微粒如同温柔的画笔,一笔一划地勾勒在玉器表面。

其实,土壤中的高岭土也参与了这场“创作”。它们如同痴情的追求者,在玉器表面形成了一层自然的包浆。这层包浆,不仅保护了玉器,更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

包浆与沁色:高古玉的双面魅力

高古玉的包浆和沁色,就像是它的双面魅力。包浆,是岁月的见证;沁色,则是时间的色彩。

包浆 沁色
自然形成的光泽和质感 时间推移形成的颜色变化
使高古玉看起来更加古老和珍贵 使高古玉看起来更加深沉和富有层次感

高古玉的包浆是什么样

在收藏和鉴别高古玉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其包浆和沁色之美,从而判断其真伪和价值。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鉴别能力,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高古玉的独特魅力。

包浆的文化价值

包浆,不仅仅是高古玉的物理特征,更是它的文化价值所在。这层自然的包浆,承载着时间的厚重与岁月的痕迹。在它的形成过程中,既有自然的因素,也融入了人为的气息。

比如,中华丧葬文化中,玉的地位非常特殊。一般都是随着墓主人贴生下葬,所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有机质分解物的包浆。不过随着陪葬品和尸体携带的水气的散失,干坑缺水环境会导致包浆的结晶水挥发,而湿坑不缺水则会出现不同的包浆状态。

这就是干坑和湿坑的墓道包浆环境导致的差别。虽然说有差别,但是共性是一样的——光泽坚挺内敛。

包浆与油泥的区别

在古玉鉴赏中,包浆与油泥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为了明确二者的区别,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各自的核心特征。

高古玉的包浆是什么样

区别核心要点:古玉包浆与油泥的核心区别在于,包浆是由于长时间磨损形成,无法清洗掉;而油泥是可以清洁掉的表面污渍。这一区别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藏家识别和保护古玉,还影响到对古玉价值的判断。

包浆,这层皮壳般的存在,是器物表面在氧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保护层。虽然人类抚摸玩赏也能在器物表面留下痕迹,但这种人为形成的包浆与自然包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挂瓷现象:高古玉的特有魅力

挂瓷现象,是高古玉中的一种特有魅力。这种现象在生坑或半生坑的高古玉中尤为常见。

挂瓷现象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整器钙化古玉的挂瓷现象最为典型,其表面如同上了一层细腻的瓷釉,多见于生坑文化期的古玉。

这类古玉可能整体呈现鸡骨白色调,或者表面覆盖一层皮壳,皮壳外自然形成的包浆十分挺括,使得整器呈现出一种宛如瓷釉般的细腻光泽。这样的经历,使得在再次被发现时,难以准确区分其究竟是出土还是传世所形成的包浆。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挂瓷现象都是高古玉的特有魅力,也是鉴别高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

结语

高古玉的包浆,是岁月的馈赠,自然的杰作。通过今天的揭秘和实测,相信你已经掌握了3个一眼看穿高古玉包浆的秘诀。在未来的收藏和鉴赏中,愿你能更好地欣赏高古玉的独特魅力,感受它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价值。

😊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对高古玉还有更多的疑问或心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精彩评论

头像 胡艳华-翡翠新手 2025-07-01
高古玉表面因长期埋藏形成的钙化层或自然包浆,呈现类似瓷器釉面的光泽感,多见于生坑或半生坑状态。 - 整器钙化挂瓷:常见于红山、良渚等新石器时期玉器,表面覆盖厚实皮壳,包浆挺括如瓷釉(例:辽宁省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钺)。 - 局部钙化挂瓷:钙化斑呈丝缕状,与玉质色泽对比鲜明。包浆是古玉表面因长时间的使用、埋藏或环境作用而形成的一层自然光泽和质感,它不仅是古玉年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鉴别古玉真伪的关键因素。辨别古玉包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外观鉴定上,古玉黑漆古包浆颜色一般为深黑色,也有呈现暗红、灰黑或深褐色的情况;厚度不均匀,有时有厚厚的附着物,有时较薄。
头像 高强伟-翡翠收藏家 2025-07-01
这种现象在生坑或半生坑的高古玉中尤为常见。挂瓷现象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整器钙化古玉的挂瓷现象最为典型,其表面如同上了一层细腻的瓷釉,多见于生坑文化期的古玉。这类古玉可能整体呈现鸡骨白色调,或者表面覆盖一层皮壳,皮壳外自然形成的包浆十分挺括,使得整器呈现出一种宛如瓷釉般的细腻光泽。在古玉鉴赏中,包浆与油泥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为了明确二者的区别,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各自的核心特征。 区别核心要点 古玉包浆与油泥的核心区别在于包浆是由于长时间磨损形成,无法清洗掉,而油泥是可以清洁掉的表面污渍。这一区别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藏家识别和保护古玉,还影响到对古玉价值的判断。
头像 汪承言-翡翠雕刻 2025-07-01
高古玉的包浆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纹理,这种纹理使得高古玉看起来更加古老和珍贵。而沁色则是由于时间推移而形成的颜色变化,这种颜色变化使得高古玉看起来更加深沉和富有层次感。在收藏和鉴别高古玉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其包浆和沁色之美,从而判断其真伪和价值。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鉴别能力。
头像 傅振宇-翡翠爱好 2025-07-01
1楼: 下一篇我们会具体谈到包浆及其作伪。"}],"clamp":"1"},{"data":{"1":{"text":"5楼: ...这种特征避开包浆真没办法说的清..."}}。壳之内,呈膜状,或无壳有膜,膜呈包裹态,如保鲜膜包着胡萝卜。膜跟岁月氧化有关,高古玉的膜更加硬朗,明清玉的膜多呈盘摸后的宝光,俗称传世包浆。新仿品很难做出膜的效果,就算有也是很薄的一层,没有厚重感。膜在横向上呈丰富性,在纵向上呈厚重感 光 光在高古玉上有很多种存在形式。
头像 朱芳娜-翡翠新手 2025-07-01
另一种情况则是玉器长期埋藏在土壤中,经过风化、淋漓和渗透胶结的过程,土壤中的有机质与玉质内部发生置换反应,从而由表及里逐渐形成一层富有柔润光泽的有机层。这通常是我们所说的包浆。灰皮与沁色原理 在孙野先生的特殊现象鉴古玉之一“出灰”一文中,他详细描述了古玉出灰的现象。说说玻璃光包浆 这件战汉双龙玉珩复合件,凸显了玻璃光包浆的最大特征,出自水坑,灰皮盘尽后,玉质变通透,纹饰面除沟底没有办法盘玩到,玻璃光包浆布满全器。背面为平面,恍惚就是一面镜子,底面也全是玻璃光包浆。 所有藏品中,全器玻璃光包浆的仅此一件,堪称经典教材。 经验之谈:水坑古玉出现玻璃光包浆的古玉可能要多于甘坑玉。
头像 雷勇-翡翠买家 2025-07-01
◆ 包浆与熟旧质感 包浆,这一层皮壳般的存在,是器物表面在氧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保护层。虽然人类抚摸玩赏也能在器物表面留下痕迹,但这种人为形成的包浆与自然包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包浆是玉器表面在长时间氧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层保护膜,对古玉的鉴定非常重要。人工包浆与自然包浆存在本质差异。
头像 黄绍强-翡翠爱好 2025-07-01
什么是高古玉的包浆?包浆是指高古玉在长期埋藏或传世过程中,表面自然形成的一层氧化膜和沉积物。它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玉器与周围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浆并非简单的污垢。
【纠错】 【责任编辑:祁峰-翡翠零售】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106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