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底子粗确实会对它的价值产生作用,但并不是绝对的。简单对于,翡翠的底子就像是翡翠的“脸皮”,底子细腻的翡翠看起来晶莹剔透而底子粗的翡翠则可能显得粗糙、不那么通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底子粗的翡翠就一文不值,有时候它们反而因为独到的绿色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很多人买翡翠的时候会特别在意“种”和“底”,其实这两个概念有点像翡翠的“面子”和“里子”。种指的是翡翠内部晶体颗粒的大小,底子则更像是翡翠表面的状态。若是翡翠的种水好,底子也细腻那这块翡翠的价格自然会很高。但要是底子粗了,虽然整体价值也许会有所下降,但只要绿色够漂亮,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掏腰包的。比如有些人专门喜欢那种“狗屎地子出高绿”的翡翠,意思是底子虽然不好看,但绿色特别浓郁这类翡翠反而更有特色。
说到翡翠的价值,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看颜色,尤其是绿色。业内有句话叫“浓阳正均和”,意思就是翡翠的颜色要浓、要亮、要纯正、要均匀。倘若你看到一块翡翠,绿色很鲜艳,底子稍微粗一点,其实也是可接受的。毕竟,翡翠最必不可少的是它的绿色,底子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当然啦底子细腻的翡翠肯定更讨喜因为看起来更精致,光线透过的时候也会显得更有灵气。
不过市场上的翡翠种类繁多有时候你看到的所谓“满绿翡翠”,可能只是表面带点绿色,里面其实是空心的。这类翡翠虽然价格便宜但严格对于不能算是真正的满绿。所以买翡翠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是不是真的满绿而且是从内到外都带色的那种。还有有些商家为了卖高价,会故意夸大翡翠的价值比如把半圈带绿的手镯松是满绿,这就需要消费者本人多理解若干专业知识了。
其实,底子粗的翡翠也有本身的魅力。虽然它们的透明度可能不高,光线穿不过去,但有时候此类不透明反而能让翡翠的颜色显得更深邃。而且,底子粗的翡翠常常价格比较低对预算有限的人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关键是你要看清楚这块翡翠的绿色到底好不好,倘使绿色足够吸引人,那底子粗也不是疑问。
当然啦,买翡翠也不能光盯着底子和颜色,还得看看雕工怎么样。有些翡翠虽然底子不太理想,但经过巧匠雕刻后,能变成一件艺术品,这样它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买翡翠的时候不要只看一个方面要把种、水、色、工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毕竟,一块翡翠能不能值钱,不是靠某一个特点就能决定的。
翡翠的底子粗确实会影响它的价值,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底子细腻的翡翠当然更好,但假使绿色够好,底子粗的翡翠也能成为一件不错的收藏品。买翡翠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依照自身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种水好”,而是要看翡翠的整体表现。毕竟,每块翡翠都有自身的故事,找到适合自身的才是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