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上周去商场,看到一对老外夫妻在珠宝区转悠,女的试了好几款手链,最后却选了个金属的,店员还专门解释说“玉石现在不太流行了”。这让我挺纳闷的,咱人不是挺喜欢玉的吗?难道老外审美也变了?后来问了几个朋友,发现这还真是个现象。今天就唠唠这个话题,顺便挖挖背后的原因。
很多玉石手链看着便宜,其实水深得很。小摊上几十块的,可能是染色石英岩;稍微好点的和田玉、翡翠,动辄上千。老外可能觉得,花这么多钱买个“可能升值”的玩意儿,不如买黄金实在。而且他们更看重材质本身,对“玉养人”这种说法不太感冒。
咱人觉得玉石能静心、辟邪,这是文化基因。但老外更信科学,他们认为没有证据证明玉石有特殊功效。就像我老公,送他玉手链,他直接问“这能防水吗?”——在他们看来,饰品就该是装饰,别整那些虚的。
观察了下,老外现在爱戴水晶手链(比如粉晶、紫晶)、皮革编织手绳,还有各种设计感强的金属饰品。这些玩意儿看起来更时尚、更百搭。我表妹就说过:“戴玉手链总觉得像奶奶辈的,水晶看起来高级多了。”
不是!人对玉的热爱依旧疯狂,高端玉石价格还在涨。只是老外这边,需求确实下降了。这就像潮水,流行总会变。以前老外爱风,现在可能觉得“审美疲劳”了。
确实有这种情况!劣质玉石可能含重金属,长期接触会让人皮肤发痒。我闺蜜就中招过,后来换了天然A货才好。老外皮肤普遍比较敏感,他们肯定不会冒这个险。
记住几个字:看、摸、听、测。看颜色是否自然,摸手感是否冰凉,轻轻敲击听声音(真玉清脆),最后最好去专业店测证书。老外不戴,咱们自己买也得擦亮眼,别花大钱买块石头回家。
对人来说,玉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比如送长辈玉手镯,表示尊敬;送朋友玉佩,寓意平安。这种文化意义老外很难get到,他们更看重“实用性”和“设计感”。
我觉得看个人需求。如果你就是喜欢传统文化,或者觉得“人养玉三年”说得有道理,那就买!但别盲目跟风。现在很多新型玉石饰品(比如小叶紫檀、南红)也很火,选择多了,不一定非得选玉。
老外不戴的原因 | 人的看法 |
觉得贵且功效存疑 | 文化传承,越戴越值钱 |
更喜欢水晶、金属饰品 | 玉是身份象征 |
老外不戴玉石手链,不是玉本身不好,而是审美和需求变了。咱们自己戴,图个开心和意义就好,别太在意别人戴不戴。至于省钱攻略?多逛逛二手平台,捡漏好玉的机会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