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

翡翠

分享

玉石的原料到底长啥样?揭秘+实测,2025必看的玉石原料真相!

李洋-玉商 2025-07-10 18:19:01

玉石的原料到底长啥样?揭秘+实测2025必看的玉石原料真相!

话说现在网上关于玉石的讨论可太多了有人说是“石头”有人说是“宝贝”还有人说是“智商税”……(*^▽^*)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扒一扒这玩意儿到底长啥样为啥它能值钱又为啥有人买完就后悔。

先说说玉的结构

玉啊它的结构多是**纤维状、柱状或片状**(*^▽^*)就像咱们家里的毛线一样一根根缠在一起。这种结构决定了它为啥那么硬还特别耐磨。

  • 硬度:一般在5-6之间,比指甲硬一点,但比玻璃软。
  • 密度:比较高,差不多9g/cm³以上,摸起来沉甸甸的。
  • 光泽:油脂光泽或者玻璃光泽,看着温润,像刚挤出来的牛奶。

玉石的原料是什么样子的

磨啊磨,黄豆变成豆浆,再凝成豆腐。和田玉的细腻质地,就是这么「磨」出来的。(*^▽^*)而且不同的「磨」法出的玉不一样:有的地方压力大,出来的玉更致密;有的地方热液多,玉的颜色更丰富,比如白玉、青玉、黄玉都是这么来的。

真玉VS假玉,怎么分?

真玉触感温润如凝脂,光泽呈玻璃-油润混合型;普通石头多呈现哑光或刺眼反光。

特征 真玉 假玉
光泽 油脂+玻璃光泽 呆板/刺眼
触感 温润 冰凉/滑腻
密度 6-0克/立方厘米 低于5

权威检测显示,玉石密度6-0克立方厘米,而普通石头多低于5。所以别光看颜色,手感才是关键。

疑问环节:为什么玉镯断裂后断面呈纤维状,而普通石头碎裂后呈颗粒状?

这个嘛,是因为玉的内部结构是纤维交织的,就像毛毡一样。而普通石头是颗粒状的,所以一摔就碎成小块。

文化价值:千年传承的“身份符号”

和田玉被史记记载为“昆山片玉”。玉石的「身份证」:什么是玉石?其实很简单,自然形成的矿物;从视觉来看,有半透明感,手感温润;具有一定的硬度;一块玉料上颜色单一而不杂乱。

玉石的原料是什么样子的

唯有上述特性的石头才能称为玉石。希望我以上的观点对各位珠宝玉石收藏爱好者有所帮助,若想了解玉石的更多知识,可以参考本人如下推荐的相关工具书。

玉石的形成:从岩浆到玉

玉石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形成的。岩浆中含有各种不同的矿物质和元素。岩浆会从地下深处向上冷却和固化,并侵入到地壳中的裂隙和岩石中。当岩浆冷却并固化时,其中的矿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结晶作用,形成玉石的前体矿物。

玉石的原料是什么样子的

想象一下,十几亿年前浅海中的白云岩,经过地壳运动,变成了现在的和田玉。这就是玉石的“前世”。

和田玉VS翡翠:两种完全不同的石头

很多人不知道,和田玉和翡翠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石头。

  • 和田玉: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属于钙镁硅酸盐矿物。
  • 翡翠:主要成分是硬玉,属于钠铝硅酸盐。

通过上面的简单说明,玉石都有单色的特点。和田玉是温润的,翡翠是清亮的,各有各的美。

收藏级原料:可遇不可求

收藏级原料通常质地细腻、白度高、皮色美观,且形状完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优质加工料也具备较好的质地和色泽,适合雕刻成精美的玉器;普通加工料则在品质上相对稍逊一筹。

皮色奥秘:皮色是它的一大特色,也是判断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皮色的形成是由于玉石在河床中受到周围矿物质的浸润、渗透。

结尾:玉石不只是石头,更是故事

玉石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被誉为“石之美者”。玉石不仅是一颗石头,它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意义,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玉石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颜色斑斓,质地细腻,光泽柔和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那么不同玉石的来历是什么?如何对玉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呢?

临界参数:透闪石在300-350℃、5千巴以下及一定扭压应力下结晶形成纤维交织结构,赋予玉石细腻温润的质地。

实例佐证:新疆和田玉矿床即形成于这一地质环境,其透闪石含量达95%以上,硬度6-5,密度95-17g/cm³,成为软玉典范。

无论是和田玉还是翡翠它们的诞生都离不开高温、高压和漫长的时间。

玉石的原料真的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闪闪发光”,它更像是一个低调的宝藏,需要你用心去感受。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最新文章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