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的三十位小伙伴准备从玉林出发前往恩施土司城进行一场热闹的团建活动。这趟旅程距离不算近,大巴车是唯一的选择。于是大家决定在车上唱歌助兴,让旅途更有趣。不过我最近正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想跟你们聊聊其中的一些问题。
说实话,大巴车上的环境很特殊。空间狭小,声音容易放大。上次我们十几个人一起唱歌,车厢里简直成了“噪音”。尤其是高音部分,震得耳朵发麻。我问过司机师傅,他说这种噪音对车辆运行也有影响,有时候会影响安全驾驶。“那声音太大了,我都分不清路了。”司机的话让我有点后怕。
想想看,30个人一起唱歌是什么概念?假设每人平均发出80分贝的声音,那么叠加起来就是2400分贝!这相当于站在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而且,大巴车内部封闭,声波反弹严重,声音强度还会翻倍。所以啊,别以为人越多越热闹,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记得那次我们唱了两小时,嗓子都哑了。后来有人提议换点轻松的游戏,结果反而没人愿意参与了。其实唱歌本身没问题,关键是要控制时间。我听说有些公司会提前安排轮唱顺序,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休息。“轮到我的时候我都睡着了。”一个同事半开玩笑地说。
有人说唱歌能增进感情,也有人说会影响行程。我觉得这取决于氛围。如果大家情绪高涨,唱歌确实能让旅途更愉快;但如果有人觉得被打扰,那就得权衡一下了。毕竟长途旅行的重点是放松,而不是折腾自己。“我觉得可以试试小声哼歌,别太high。”朋友小李这么建议。
其实啊,唱歌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组织者怎么引导。比如提前定好规则,规定每次唱歌不超过半小时;或者设置“安静时段”,让大家闭目养神。我之前见过一些团队用这种方式,效果还不错。“我觉得可以分组轮流表演,这样不会太单调。”另一个朋友分享了他的经验。
玉林到恩施的长途大巴之旅确实适合搞些活动,但唱歌一定要注意分寸。希望这次30人的团建能吸取我们的教训,既玩得开心又保证安全。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玩得尽兴,但别忘了顾及别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