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朋友差点被富际小额贷款坑惨了,接了几个电话就稀里糊涂签了合同,结果利息高得吓人,差点连累全家。现在网上这类贷款电话越来越多,套路也越来越深,很多老实人根本分辨不出来。今天我就把我踩过的坑和总结的避坑秘籍全盘托出,希望能帮到大家别重蹈覆辙,少交点智商税。
电话号码可能是虚拟的,也可能是真实的,但别被迷惑!
实测分析:这些号码经常伪装成本地的,或者用400开头让人误以为是正规公司。我接到过显示"本市号码"的,结果一接就是贷款推销,一听就是外地的口音。现在诈骗电话都学会"伪装术"了,别看号码,要看内容!
记住:正规贷款机构不会只靠电话推销,他们通常有、APP等正规渠道。
天上不会掉馅饼,低利息背后肯定有猫腻!
实测分析:他们嘴上说的利息可能只是"名义利率",实际加上各种手续费、管理费、逾期费,年化利率轻松超过36%的红线。我朋友当时被告知"日息0.05%",听起来很低,但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18%多,而且还没算上那些隐形费用。
提醒:一定要问清楚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手续费、服务费、管理费等,全部加起来算总成本!
这是他们的常用套路,让你害怕才好控制你!
实测分析:很多不良贷款公司会要求提供紧急联系人,然后一逾期就疯狂轰炸这些人的电话,甚至编造各种谎言。我表哥就遇到过,催收电话打到他父母那里,说表哥出了车祸需要钱,差点没把老人吓出病来。
建议:提供紧急联系人前要想清楚后果,或者直接拒绝提供,这不是必须的。
正规公司不等于不会坑人,要分清性质!
实测分析:富际可能确实有牌照,但属于"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性质完全不同。这种公司往往监管宽松,利率上限高,催收手段也五花八门。我查过资料,很多这类公司虽然合法,但实际操作中经常游走在灰色地带。
注意:正规银行贷款利率通常在4%-8%之间,任何声称"无抵押低息"的小贷公司都要警惕。
别慌,不是签了就一定完蛋!
实测分析:如果发现合同条款有问题,或者被欺骗签订,在资金未实际到账前,很多情况下可以撤销。特别是那些在电话里让你按"9"确认的,或者发来不清晰的电子合同,这些都可能无效。我有个邻居就是这样,签了合同但资金没到账,直接报警处理,最后成功撤销了。
关键点:保留好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特别是对方承认"低息"但实际收费高的对话。
大概率会上,别以为能瞒天过海!
实测分析:现在大部分正规小贷公司都接入征信,包括百行征信等。我测试过几家小贷平台,发现即使金额不大,只要逾期都会上报。更可怕的是,有些不良平台会故意制造逾期,然后威胁你还钱。
警告:征信受损影响远超想象,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别为小钱毁了大未来。
超过红线就是违法的,要敢于说不!
实测分析:根据规定,年化利率超过36%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但现实中很多小贷公司会变着花样收费,比如"砍头息"(先扣利息)、"服务费"等,实际利率远超这个数。我算过一笔账,有个平台号称"月息1分",但加上各种费用,实际年化接近50%。
底线:任何贷款都要问清楚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直接拒绝,超过24%的也要谨慎。
挂断!拉黑!不要犹豫!
实测分析:正规贷款机构不会通过电话主动推销,更不会催促你马上做决定。我总结的"三不原则":不接陌生号码、不回陌生短信、不点不明链接。那些自称"银行"、"金融公司"的,十个有九个是骗子。
铁律:所有正规贷款都需要面签或正规APP操作,电话里让你操作转账的一律是诈骗。
电话沟通时一定要打开录音,特别是对方报出利率、费用等关键信息时。我朋友就是没录音,事后对方改口说利率是"日息0.1%",直接翻倍,有录音就能维权了。
录音时可以说:"为了确认细节,我录音了可以吗?"大部分骗子会拒绝,这就暴露了。
别只听"日息"、"月息",要算清楚总利息!比如借1万块,问清楚一个月还多少,再除以10000算实际月息。我算过富际那种贷款,表面月息1%,实际到手可能只有8000,一个月还1100,月息高达12.5%!
记住公式:实际到手金额÷每月还款额×12=实际年化利率
正规贷款机构都能在央行征信中心查到备案。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搜索公司名称,看是否有异常。我查过富际相关的公司,发现好几家都曾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处罚。
查询网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情挺复杂的,既生气这些骗子坑人,又有点无奈现在防不胜防。但希望大家看完能记住:贷款要正规渠道,利率要算清楚,合同要看仔细。真遇到困难,可以先找银行、找亲戚,别轻易相信陌生电话。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陷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