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2025年的“3·15”晚会再次掀起了一股舆论风暴,这次点名的是电子签平台借贷宝和人人信。这些平台打着“电子签”的旗号,实际上却成了滋生的温床。很多人可能还不清楚,所谓的“电子签”不过是披着合法外衣的非法借贷工具罢了。
洪先生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借了5000块钱,结果到手只有3500块,而7天后需要偿还的利息竟然是1500块。算下来,这相当于年化利率高达59518%!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更可怕的是,这些平台甚至允许放贷人用假账号或者去世者的身份信息进行,这样一来,所谓的“实名认证”就形同虚设。人人信的一位产品经理直言不讳地说:“人脸识别技术虽然看起来很先进,但不需要到场,也不需要确保放贷人还活着,所以根本没法追踪。”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早在2016年,借贷宝就因为“裸贷”和“赚利差”功能被央视点名过一次。不过当时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一次,借贷宝的“打欠条”功能一度无法使用,也出现了短暂的无法访问情况,这些都是企业面对舆论压力的应急措施罢了。
说实话,这些平台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们利用了人们急切借钱的心理。比如洪先生和王女士,他们急需资金周转,看到高利率的贷款时,一时冲动就接受了,完全没意识到后果有多严重。
这些行为其实已经严重违反了关于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年化利率超过36%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这些平台的实际利率动辄达到数千甚至数万个百分点,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剥削借款人。
面对央视的点名批评,借贷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整改小组,将彻底解决业务和管理上的问题,并且会积极配合警方打击非法放贷行为。不过这样的表态是否能够真正落实,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其实,平台的整改措施并不能让人完全放心。毕竟,借贷宝的信息已经许久没有更新,而且对外投资的信息显示,这家公司对外投资了16家企业,但其中只有1家是存续状态,其余15家都已经注销了。这不禁让人怀疑,这家公司是否真的有能力解决问题。
给大家几点小建议,希望大家能够避免掉进这些的陷阱:
这些电子签平台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这些不法行为无处遁形。
大家还看了:
网贷央视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dkuanqu/0832795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