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现在很多人手机号用了好几年,早就绑定了各种账号。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号码可能被别人拿去贷款了?最近新闻里经常报道,有人莫名其妙背上贷款,一查才发现是手机号惹的祸。这事儿听起来离谱,但真的有人遇到,而且数量不少。
其实吧,你换过几次手机号?我身边就有朋友,两年前换号了,结果老号还收到银行短信,说他贷款逾期。我当时听了都傻眼,后来才知道,有些贷款平台审核不严,就把老手机号当身份验证了。据统计,去年有超过2万起类似案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涨。
你想想,以前办卡、软件,哪个不要手机号?我表弟就中招了,他大学时办过张信用卡,后来注销了手机号,结果几年后收到催收电话。人家说他的信用卡欠款没还,他直接懵了。其实这事儿挺普遍的,特别是早期那些审核宽松的平台,现在想想都后怕。
你知道吗?有些贷款公司连身份片都不仔细看,光看手机号归属地就了。我亲眼见过有人用捡来的身份证,随便编个手机号就借到钱。这种操作简直把人当。
根据去年某报告,全国有13%的人接到过“陌生手机号贷款”的催收电话。这个比例听起来不高,但按14亿人口算,就是1.8亿人!而且大城市比小地方更严重,因为信息流通快,黑产也活跃。比如北京、深圳这类地方,我认识的三个朋友里就有一个遇到过类似情况。
你绝对想不到,我邻居老张就栽过。他手机号用了十年,前年突然收到短信,说他名下有5万贷款。老张都快退休了,哪借过这么多钱?后来查出来,是个贷款APP用他手机号的。现在想想,那些APP审核流程真的太草率了,就像菜市场买菜一样随便。
有个朋友说得更直白:“现在办个手机号,等于在银行开了个透支账户。”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反映了大家的不安全感。每次收到陌生验证码,我都会心跳加速,生怕又是什么贷款平台的“锅”。
其实吧,我觉得这事儿只会越来越严重。你看现在诈骗都这么厉害了,以后谁保证手机号不会被伪造?我去年就收到过“银行客服”电话,声音都做得很像。而且现在换号这么频繁,老号就像“僵尸”,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不过也有好消息,现在监管在加强。比如去年开始,不少贷款平台要求人脸识别了。我试过几个,现在连眨眼、转头都要做,比以前靠谱多了。但说实话,这些措施够不够用,还得看以后怎么发展。
你有没有想过,下次换手机号前,先去银行查查有没有关联贷款?我同事就是这么干的,查出来还真有笔小额贷款。其实操作很简单,现在很多银行APP都有这个功能。而且记得注销老号的支付绑定,不然真可能“躺着中枪”。
对了,现在有个小技巧:换号后把老号设置成“呼叫转移”到新号。我试过,这样就算老号被贷款平台了,你也能及时收到短信。不过记得关掉来电铃声,不然24小时响不停,比催收电话还烦人。
说到这,大家肯定想问:到底是谁的错?是贷款平台审核不严?还是我们自己的信息保护意识太差?我有个朋友的观点很直接:“平台收了钱,就得担责任,不能让老实人背锅。”这话虽然糙,但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不过吧,现在的情况是,就算平台被判赔偿,真正拿到钱的也少。我见过报道,有个受害者打赢了官司,但平台早跑路了。这种时候,我们消费者就像案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儿挺讽刺的。我们每天喊着要保护,但换手机号、APP时,又是那么随意。我有时候收到验证码,会突然冒出个念头:这短信会不会是哪个贷款平台的“证据”?这种不安感,相信很多人都有过。
所以啊,下次收到奇怪短信时,别光当垃圾信息删了。多留个心眼,也许就能避免成为下一个“背锅侠”。毕竟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谁也保证不了自己的信息不会“飞”到别人手里。
大家还看了:
怎么拿别人手机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