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2025年,小额贷款行业风云变幻,政策收紧,竞争加剧。你还在用老方法做业务?不行了!现在不升级,以后只能被淘汰。本文从实战角度出发,帮你理清思路,避开大坑,轻松拿捏新规。
“我的业务是不是违规的?”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去年隔壁老王就因为经营范围没写清楚,被罚款5万。其实,很多细节你根本没注意比如地域限制、业务类型等。你真的确定自己的执照没问题吗?别等出事了才后悔。
东部地区监管严,年利率上限18%,西部地区可能22%。比如上海查得特别细,北京相对宽松点。其实这都是“因地制宜”,你所在的地方政策你得吃透,不然就是盲人摸象。
“手续费高一点没事吧?”大错特错!去年我算了一笔账,A公司手续费收3%,B公司2.5%,表面差0.5%,一年下来利润差15万!其实很多“合理收费”都是坑,你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合同条款?别被那些花哨话术骗了。
公司 | 手续费 | 年利润影响 |
A | 3% | 低15万 |
B | 2.5% | 高15万 |
“先交几千块钱才能办贷款?”这种话术太常见了。其实正规贷款哪有这么复杂?就像我朋友小张,去年就被骗了8000块,现在还在维权。你有没有遇到过“必须买保险”或者“强制办卡”的情况?这些基本都是陷阱,记住:正规业务不该有这么多附加条件。
“我们还是老办法吧,稳定。”这种想法太危险了!你看现在年轻人,谁还去线下排队?线上申请、智能审核,效率高多了。其实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你看看那些还在用Excel记账的公司,现在都怎么样了?
“20%的利率算高吗?”这真是个难题。银行觉得高,借款人觉得低。其实我算过,小贷公司运营成本就不低,你想想人员工资、维护、坏账准备金……不过超过24%的部分确实容易惹麻烦。你有没有计算过自己的盈亏平衡点?
“哎呀,我当初怎么没想到!”这句话我经常说。记得刚入行时,为了冲业绩,签了个“三方合作”业务,结果被抽头20%。其实现在想想,当时太急功近利了。你有没有过因为急于求成而吃了亏的经历?记住,慢就是快。
👉 比如上周,客户小王说:“我朋友说贷款要交5000块钱,不然不批。”我直接说:“那绝对是骗人的!”
其实做小贷没那么复杂,合规、省钱、创新,抓住就够。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做得好的公司,都是在这上下了功夫?别再被那些花里胡哨的“秘籍”骗了,踏实做好基础工作,比什么都强。